百度APP不再只是一款搜索引擎,在“吃喝玩樂”等服務場景日益豐富的時刻,它漸漸變?yōu)榱艘粋€“本地服務聚合類”平臺。
日前,百度App上線了“0元寄”服務,進一步加深了物流業(yè)的布局;而早在今年4月,百度與雙匯物流達成戰(zhàn)略合作,成為其入局物流業(yè)的重要一步。
百度加碼物流業(yè)的意圖是什么?在商家大多提供運費險服務的前提下,其“0元寄”又能搶到市場嗎?
百度在雙十一期間上線“0元寄”服務,看似是為了薅一把“雙十一退換貨”的流量羊毛,實則是為了加強平臺本地生活服務場景建設,以此來活躍平臺內部流量、解決流量變現(xiàn)問題。
根據(jù)國家郵政局統(tǒng)計,11月11日當天,全國快遞業(yè)務量達到6.96億件。雙十一過后的幾日更是快遞量的高峰期,收到貨物后不滿意退換貨的用戶體量也不容小覷。
百度此刻上線“0元寄”服務,接入順豐、京東快遞以及德邦等常用的快遞公司,并提供“比價寄件”功能以及6元至10元不等立減券的意圖就顯而易見了,就是為了分得雙十一期間快遞市場流量的一杯羹,同時趁機培養(yǎng)用戶在平臺內寄件的習慣。
截圖來自:百度APP
除了培養(yǎng)用戶心智之外,此舉也可以幫助百度APP活躍內部流量以及提升流量轉化。
據(jù)公司披露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7月百度App的MAU突破了6億,但DAU和用戶停留時長的增速并沒有那么快。
用戶停留時長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百度APP給大多數(shù)人印象只是一款搜索引擎,盡管大家會在平臺內搜索了服裝、食材、游玩或者問答等生活服務,但在找到答案后,大家就會跳轉至其他平臺,進行購物、點餐以及出游等行為。
正因為有流量留存以及變現(xiàn)問題,百度才會推出“0元寄”以及外賣或者吃喝玩樂等各種本地生活場景,來豐富平臺的服務以活躍用戶實現(xiàn)轉化。
擁有6億MAU的百度,在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帝國的時刻,完善物流業(yè)布局也是遲早的事情。但其提供的“0元寄”這類低價寄件服務,能在物流業(yè)搶下多大蛋糕呢?未來布局物流的打法又是什么?
百度要想分食物物流業(yè)蛋糕很難,畢竟當今物流業(yè)有著“三通一達”以及極兔速運這類巨頭快遞企業(yè)。
再者說,如今商家大多會為用戶提供運費險,補償價格大致在10元左右。反觀百度“0元寄”服務,雖然提供了德邦及其他快遞公司6元至10元不等的立減券,但用戶領取券是需要邀請三個好友助力才能得到的。
對比之下,商家直接贈送的運費險服務顯然比百度提供的服務更為便捷,門檻也更低。
但也不能排除某些商家并未提供運費險,對于這部分有退換貨需求的用戶而言,來百度“0元寄”薅羊毛還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百度這類“0元寄”只是活動期間上線的服務,所以未來在其將價格抬升或補貼力度下降的時刻,吸引用戶的力度顯然會降低。
不論怎么說,百度布局物流業(yè)的野心勃勃,但只是靠整合其他快遞品牌這一種方式嗎?
2016年百度接入美團外賣場景的時候,百度外賣CEO鞏振兵曾表示:“百度為什么要去做外賣,稱百度真正想做的是同城物流。”彼時公司不斷在自建物流團隊,并強勢引入人工智能布局平臺管理運營和物流體系。
那時候百度布局物流業(yè)的邏輯是,靠人工智能技術去自建物流體系。
但如今物流業(yè)已經駛入成熟期且競爭格局漸穩(wěn),自建物流體系這類成本顯然更高、入局成功率偏低的方式顯然并不可取。
由此百度除開打造“資源聚合類平臺”來完善物流布局外,還試圖通過與物流企業(yè)合作,為后者提供智能化轉型的道路。
今年3月,百度與雙匯物流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將進一步開展網絡貨運平臺和冷易通智慧物流園區(qū)的建設合作。
百度則承擔起“技術顧問”的角色,其利用自身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幫助雙匯物流盡快實現(xiàn)智能化升級,建設起數(shù)字化平臺體系實現(xiàn)降本增效。
在今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沈抖強調了本地服務對于公司的重要性:“百度是需要重新定義搜索引擎,將內容和服務融入搜索生態(tài),讓用戶需求得到閉環(huán)的一站式滿足。”
因此,上線寄件這類高頻需求的物流服務,不但能為百度APP吸引更多流量,還能為用戶顯示物流中轉等環(huán)節(jié)以此來提升大家的體驗感,加強用戶購買粘性的,即提升流量轉化。
同時物流作為鏈接電商領域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也能幫助百度完善電商領域的布局。
眾所周知,互聯(lián)網巨頭要想涉足電商業(yè),都會想方設法將物流環(huán)節(jié)也打通,好比電商界“后浪”拼多多,發(fā)展壯大后開始引入極兔快遞以培養(yǎng)自身的物流體系。
百度一直來也都在加深電商領域布局,包括近期上線的“基木魚電商”App,以及常見來會在春節(jié)、雙十一等活動期間,上線的“年貨”等入口為自身電商引流。
所以不論是寄希望以快遞導流為出發(fā)點,還是補足本地生活服務場景或加碼電商領域布局為出發(fā)點,百度都需要涉足物流領域。
但到底是自研物流產品,還是靠引入別家物流體系來支撐,還得看百度未來要成為一個什么定位,是打造成類似于“本地生活場景聚合類平臺”,還是以“搜索為主、本地生活產品為輔”去自研物流體系,還值得思量。
總的看,在自建物流品牌這條路難通的時刻,百度瞄準了服務物流企業(yè)這條道路來補充自身物流體系的建設,但未來其能否靠這套打法分奪物流業(yè)更大的市場份額,還待時間檢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謙筆記(ID:xiaoqianshuo)”,36氪經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