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日晚,多個產油國突然宣布將實施自愿減產石油計劃,持續時間從5月份持續到2023年底。突如其來的聯合減產為近來因銀行業危機陷入萎靡的油市注入強心劑,4月3日亞洲早盤交易時段,WTI和布倫特兩大原油期貨主力合約開盤大漲7%,布倫特原油一舉躍上85美元。
在沙特等主要產油國宣布自愿減產后,原油大多頭高盛將2023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從90美元上調至95美元,將2024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從97美元上調至100美元。
當地時間4月2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將從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將原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阿聯酋宣布將削減14.4萬桶;科威特宣布將削減12.8萬桶;伊拉克宣布將削減21.1萬桶;阿爾及利亞宣布將削減4.8萬桶;哈薩克斯坦宣布將削減7.8萬桶;阿曼宣布將削減4萬桶。
此外,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4月2日表示,俄羅斯自愿基于2月平均開采水平,將石油日均減產50萬桶的措施延長至2023年年底。此前,諾瓦克曾表示,俄羅斯自愿自3月初至6月底每日削減石油產量50萬桶。
白宮回應,產油國周日宣布的減產舉措是不明智的,鑒于市場的不確定性,美國認為當前減產不可取。
沙特能源部官員強調,“這是一項旨在支持石油市場穩定的預防措施。”據報道,沙特帶頭協同減產可能會再次加劇該國與產油大國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去年10月,OPEC+聯盟宣布減產挺價曾令美國十分不滿:會前,美國敦促OPEC+成員國不要繼續減產。會后,白宮表示“失望”,指責OPEC+此舉相當于和俄羅斯結盟。美國總統拜登警告,沙特做法“必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