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克斯新聞網12日報道,美國第16大銀行硅谷銀行10日倒閉,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此抨擊現任政府施行“反美政策”,導致了“災難性的經濟”,并警告稱美國正走向另一場大蕭條。
硅谷銀行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破產的最大銀行,也是一家與當地一半左右科技初創企業合作的機構。破產事件事發后,美國兩黨人士開始互相指責。
一些美國政界人士將問題歸咎于特朗普在2018年簽署的一項法案。該法案放松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對很多地區銀行的風險評估要求,將面臨嚴監管的銀行的資產門檻上升至2500億美元,不少銀行被放松監管。
面對指責,特朗普于12日在自創社交平臺上發文回擊,稱硅谷銀行事件歸咎于拜登的經濟政策,并警告一場巨大的金融災難即將來臨。
“看看我們經濟正在發生的事,看看美國史上最大和最愚蠢的增稅提議,喬·拜登將成為現代的赫伯特·胡佛。美國將經歷一場比1929年更大、更猛烈的經濟蕭條。銀行已經開始倒閉就是證據!”
特朗普提到的大蕭條指的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起源于美國,后來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該危機是現代社會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蕭條,不僅導致了長期的大規模失業,也改變了社會關系,摧毀了執政政府,幫助納粹黨及法西斯上臺,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隨后,特朗普競選團隊發言人史蒂芬(Steven Chueng)向福克斯新聞表示,事實是拜登政府的“反美政策”導致了“災難性的經濟”,摧毀了普通美國人,并在全國范圍內造成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