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虎年伊始,為對標國際一流,聚焦企業需求,落實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企業發展“首選地”,2月10日,江北區召開《江北區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10條措施》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江北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曾偉發布了《江北區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10條措施》。據悉,這10條措施是在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結合江北區實際的背景下制定而來的,具體包括:
打造“小江都能辦”品牌。涉企服務事項全生命周期服務,專員全程幫辦代辦,辦理時限壓縮90%。
開辦企業再提速。開辦企業即辦即取。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一網通辦”100%。
建筑許可實行跨前服務。供地環節開辟綠色通道,實現交地即交證,施工環節實行跨前服務并行辦理開工。
不動產登記實現快速協同。設置企業專窗,專人專窗幫辦,實現企業不動產登記、交易、納稅同步辦理、領證。
提高水電氣報裝效率。兩個工作日辦結獲得用電無工程低壓項目、獲得用水用氣無工程小型項目報裝,率先實現外線工程企業零投資。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深度打造金融服務港灣,建設融資服務超市,布點達32個,實現街鎮(園區)全覆蓋,積極推動轄區企業上市融資。
提升納稅便利度。率先全面推進“電子稅務局”場景應用,實行“多稅合一”,開展A級納稅人培育專項行動。
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公平透明。分散采購代理機構將向合格的采購代理機構全面開放,加強招標條件公平性審查和違法違規查處,確保招標投標活動公平、公正,推行全流程電子招投標、電子保函應用,投標保證金到期自動退還。
惠企服務全覆蓋。對口聯系服務企業區級領導帶頭,實現全覆蓋,建立“惠企政策一窗申辦”機制,實現惠企政策快速兌現。
營造優良的法治環境。行政執法堅持“無事不擾”原則,實行企業行政執法檢查計劃制、審核制,建設“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創新商事糾紛訴源治理,減少商事糾紛,降低企業成本,政府帶頭守信踐諾,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江北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接受受訪時表示,這些措施著眼“放”、突出“新”、聚焦“服”,讓市場準入更暢通、市場經營更有序、市場主體更有獲得感。同時,為切實解決企業難題,江北區還會縱深開展區領導帶頭,部門、街鎮對口服務企業工作,企業的問題實現立即辦。
對于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吸引力、集聚力,更是競爭力、生產力。
今年,江北區將把舉措落到實處,從構建信用信息體系、完善企業融資政策環境、優化金融服務質量三個方面切實保障企業融資暢通。同時還將會同市場監管局、不動產登記、稅務、水電氣企業等推廣實現銀行+部門互動,為企業提供更多渠道的融資對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