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復監管機構下發的問詢函時,辛帕智能以相同的每噸產品每公里的運輸費用估算其各報告期內主要設備的運費,以證明其各期運費合理性。但奇怪的是,其各期主要設備的平均重量合計分別為27.64噸/臺、26.61噸/臺、32.22噸/臺和27.36噸/臺,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其2018年、2019年和2021年上半年,主要設備的平均重量相差不大,但2020年設備的平均重量卻突然大幅增加,這就顯得很奇怪了,為何其營收勾稽異常的2020年,設備重量出現大幅增加呢?這有待公司進一步做出解釋。
關聯交易公允性疑點難消
在部分營收來源成謎的同時,公司內控制度也存在問題。在招股書中,辛帕智能表示擬募集資金4.2億元,其中2.34億元擬投向“工業智能裝備生產及研發基地建設項目”;1.47億元擬投向“工業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8712.87萬元擬投向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約1.86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令人不解的是,這四項募投資金總額達6.54億元,竟然遠遠超過了4.2億元的募資總額,這到底是其招股書編寫中的錯誤,還是另有其他解釋,也需要公司給出解答。
表2:募投項目情況(單位:萬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辛帕智能總資產為3.13億元,按照其此次募資規模來看,其甚至可以再造一個辛帕股份。且從上述募資用途來看,若上述募資項目達成,公司產能、流動資金均將大幅增加,這也對公司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內控制度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但從此前公司表現來看,該公司曾存在不少異常的關聯交易,其內控制度也令人擔憂。
招股書披露,2018年-2020年,辛帕智能累計向關聯方上海科牡、上海積祥進行了404.85萬元、2351.94萬元、286.72萬元的采購,此外,2018年和2019年,其還向上海科牡銷售電加熱控制系統、材料分別為122.49萬元和4.48萬元。而上述兩公司為實控人王勇委托相關人員成立的公司,雙方交易過程中,交易價格其實遠高于無關聯第三方的采購價格。
在招股書中辛帕智能表示,報告期內,上海積祥、上海科牡與發行人的交易價格均系雙方協商確定,高于其向無關聯第三方的采購價格,因此上海積祥、上海科牡形成了部分利潤留存。為保持關聯交易價格的公允性,公司已按無關聯第三方的采購價格對關聯交易價格還原。
其所謂的“還原”即為在關聯交易事后按照市場公允價格重新對報表進行處理,將報告期內發行人向上海科牡、上海積祥轉移的利益,在賬面中體現為上海科牡、上海積祥對發行人的資金占用,并進行補稅等措施。還原后,其對上述兩家公司的采購總額分別變為43.34萬元、416.39萬元和49.15萬元,其對上海科牡的銷售金額分別變為241.92萬元和9.55萬元。
最終體現在報表上,則表現為其2018年-2020年凈利潤分別增加105.06萬元、1826.06萬元、393.47萬元。而2019年公司凈利潤僅為7137.45萬元,調整影響數額占當期凈利潤總額的25.58%。
表3:還原前后向關聯方采購金額變化(單位:萬元)
在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辛帕智能對其上述行為的原因和合理性進行補充說明,該公司表示,報告期內,發行人與上海科牡、上海積祥發生關聯交易并將部分經營收益轉移至上海科牡、上海積祥。在股改規范過程中,為真實反映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通過對關聯交易進行價格還原的方式將該部分經營收益重新納入發行人體內,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