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河南經歷了洪水和疫情的雙重考驗,加快災后重建成為河南省各級政府部門當前工作的重點。
水災過后,河南省不少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了嚴重沖擊,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在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當災后重建遇上秋季學校開學,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如何保障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河南商報記者專訪了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殿宇。
深入災區穩定市場供應,重拳出擊維護市場秩序
為了穩定市場供應,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需要,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省、市、縣三級市場監管干部深入災區、下沉一線,指導批發市場、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等采購場所,加大米、面、菜、油、肉、蛋、奶、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汛情期間,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擾亂市場價格者,市場監管部門絕不手軟,重拳出擊維護市場秩序。
暴雨過后,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向全省發布穩定市場秩序倡議書,火速指導查辦并公開曝光鄭州某酒店“天價房”和3家地產公司利用汛情發布違法廣告等案件,遏制了違法苗頭,形成了有力震懾,維護了應急狀態下的市場秩序。
對因水災導致產品無法正常出廠檢驗的企業提供免費檢測服務
在助力企業災后重建方面,鶴壁市市場監管局面對轄區39家食品生產企業受損嚴重的實際情況,成立汛情協調小組,安排生產監管、檢驗檢測等8名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專項對口幫扶。同時,新鄉、許昌、安陽等地也采取多項有力舉措,助力企業災后復工復產。
目前河南省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正常生產、安全生產,行業秩序整體穩定。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全省大局,據宋殿宇介紹,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企業關心關切的重點熱點問題,及時研究出臺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的14條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強政策供給,助力企業盡快復工復產。
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推行登記注冊和行政審批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四個辦”服務,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辦理相關業務。
對因水災導致食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等許可到期而不能及時辦理的企業,一律提供3個月的許可順延服務,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對水浸電梯和因水災導致檢驗設備損壞、產品無法正常實施出廠檢驗的企業,一律提供免費檢測服務,降低了企業成本、解決了企業難題。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開展電梯安全隱患排查,組織電梯生產、使用和維保單位對水浸電梯逐一檢測、逐臺修復,確保每臺電梯符合安全標準后再投入使用,保障了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宋殿宇介紹道。
計劃到年底,實現全省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
洪災過后,正值高溫季節,食品易霉爛變質,有可能引發食品安全等問題。
宋殿宇說:“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全力以赴保障食品安全,常態化開展受災地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堅決杜絕溺死畜禽和水浸食品流向百姓餐桌,全省累計銷毀水浸食品6601噸,未發生因災情導致的食品安全事件。”
“澇疫接核”后,終于迎來了開學季。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省政府食安辦牽頭協調作用,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嚴抓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全力保障“平安開學、開學平安”。
據宋殿宇介紹,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學校在開學前提前完成食品安全自查,抓好疫情防控、整理環境衛生、清洗消毒餐飲具。
開學期間,督促學校重點落實索證索票、校領導陪餐、晨檢、留樣等制度,確保學校食品安全嚴在日常、抓在經常。
同時,河南省市場監管局要求各級政府食安辦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在縣、鄉兩級開展全覆蓋日常檢查。同時,在省、市兩級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督導檢查,確保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此外,計劃到今年年底,實現全省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讓后廚接受社會監督,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實時化、科學化、智能化水平。(河南商報記者馬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