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挖掘市場信息,為海量基金產品和管理人精準畫像;集齊戰略資產配置模型、短期資產風格模型、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金銀牌評價模型,助力完成高效的資產組合配置;最后還能實現自動跟蹤績效、風險,為投資組合保駕護航——這樣一個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覆蓋的智能投研系統正在賦能1萬多名基金經理,加速投資行業數字化轉型。
除了在投資領域小試牛刀之外,金融壹賬通,這家誕生于上海的本土金融科技企業正全方位出擊,其自主研發的智能應用場景已在銀行、保險等多個領域落地開花,以“整車”輸出模式讓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實現“自動駕駛”,為上海經濟數字化轉型激發新動力。
智能應用場景多點開花
一旦碰上撞車等意外情況,出險的車主難免會焦慮擔心。而現在,滬上不少保險公司都能為他們提供高效的線上理賠方式——只需拍幾張照片,用手機上傳,幾分鐘之內就能得到救援響應。而這一切的背后,正是由金融壹賬通開發的“車險理賠一體化平臺”在發揮數字支撐作用。
記者了解到,“車險理賠一體化平臺”包括智能報案、智能救援推修、智能車物查定、智能人傷查定、智能配件和智能反欺詐6個模塊,覆蓋從出險報案、事故救援到車物定損、人傷定損,再到配件供應、賠付結案等各個環節。
針對此前報案環節過多的痛點,該平臺實現了一鍵聯接多個報案入口,根據案件的復雜程度和風險程度,分流到自助、快賠、標準、復雜和風險5個不同的理賠通道,報案效率由此提升50%。
一頭面向保險公司,另一頭金融壹賬通還為車后市場的維修、配件經營及服務企業等環節建設了信息高效、服務智能、互動便捷的科技型配件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汽配供應鏈體系、發掘配件供應源頭、打通廠家直供鏈條、減少中間環節,從而有效降低成本。截至目前,服務平臺已覆蓋上海地區超過1000家修理廠客戶,今年上半年成交規模達近1億元。由此一來,圍繞車險構建起來的整個“車生態”已然顯山露水,還能為保險公司反向賦能。
保險、投資、銀行——來自金融壹賬通的各大智能應用場景正在金融行業加速落地。
在銀行系統,金融壹賬通率先助力滬上各家銀行搶占零售業務轉型先機。早在2015年,金融壹賬通就基于平安集團在資源整合及互聯網金融等方面的轉型發展經驗,開發相關產品,幫助本市銀行零售業務轉型。例如,通過開發手機銀行App,開拓零售板塊線上業務;提供基于自身成熟人工智能模型和風控技術的貸款服務以及高效安全的同業交易平臺產品。
推廣復制更多“上海經驗”
只有擁有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服務金融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在科技能力提升方面,金融壹賬通2017年迄今用于科技研發的投入累計超過38億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其全球專利申請數為5075件,僅今年上半年即新增239件,其中境外專利申請數1199件,境內專利申請數3876件。
以這些前沿技術為基座,精準把握金融機構需求,金融科技的力量才能為銀行、保險、投資等金融行業的垂直領域提供端到端全流程服務,助力經濟數字化跑出加速度。
“我們要打造全面的‘整車’解決方案,從過去的‘零配件’向平臺和生態升級,讓更多金融機構實現‘自動駕駛’。”在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構想的藍圖中,通過業務賦能和科學研究齊頭并進,以上海為核心,把金融壹賬通的科技力量觸達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地區,復制推廣更多“上海經驗”。
金融壹賬通逾五成員工在滬工作,上海相當于金融壹賬通全球運營總部,更是其未來發展的基地。葉望春表示,“我們將在探索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不斷創造有價值、有溫度的服務體驗,聚焦科技賦能金融業的成效,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讓科技創造更大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