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對“穩”的重視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二季度例會,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并再次強調要靈活精準實施貨幣政策,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外界通常會將上述會議看作是央行下階段貨幣政策的“風向標”,并會通過比較本季度例會與上季度例會內容的差異來預測貨幣政策的變化。
相較于一季度例會,本次會議在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貨幣政策表態方面有何變化?變化背后的貨幣政策“風向標”是什么?
六大定調出現調整
相較于上季度例會,本季度個別表述出現微調:一是在對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方面,本次會議新增“有力實施宏觀政策,國民經濟總體延續穩定恢復態勢”表述,相比之下,一季度例會只提出“經濟運行持續恢復”。二是由于二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經歷了一段急漲后回調的雙向波動走勢,本次會議未再提“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而是改為“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三是本次會議對于外部形勢的分析新增“防范外部沖擊”的表述,以及對人民幣匯率展望方面,新增“促進內外平衡”表態。四是在貨幣政策表述方面,總體延續一季度例會表態,但新增“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并新增“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近期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實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總體看利于引導銀行存款成本下降,支撐息差,緩解中小銀行攬儲壓力。五是新增“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表述,這與近期央行表態的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安排相一致。六是本次例會刪除此前多次季度例會表態的“圍繞創新鏈和產業鏈打造資金鏈,形成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和三角互動”。
為何要“防范外部沖擊”?
今年以來,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力實施宏觀政策,國民經濟總體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科學管理市場預期,大力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但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要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防范外部沖擊,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會議新增“防范外部沖擊”的表述,或與美聯儲開始著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有關。市場分析央行如此做的原因應與美聯儲將漸漸退出寬松政策有關。而一旦利率真的上行,目前處在歷史高位的美股,將會給世界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從國際方面看,全球經濟雖處于加快復蘇階段,但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分化明顯加劇,或對全球經濟復蘇增添新的不確定性。隨著美國通脹預期升溫,其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的變化方向仍需進一步觀察,特別是要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提前轉向風險。
會議強調,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靈活精準實施貨幣政策,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
“穩”是貨幣政策“風向標”
在針對下階段的政策部署安排方面,貨幣政策并無大調整。會議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優化存款利率監管,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分析稱,央行二季度例會對“穩”的關注明顯增強。從例會新聞稿對經濟環境的表述來看,監管層對國內經濟的表述變得更加悲觀。
“短短千字的會議紀要中,光‘穩’字就出現15次。”機構專家分析指出,“貨幣政策對‘經濟平穩’的關注給予了更高權重。在‘穩字當頭’的主基調下,貨幣政策趨勢性轉松的信號已經較為明確。”
招商證券也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將以“穩”為主。“但與上半年強調保持貨幣政策穩定、鞏固經濟增長形勢不同,下半年的‘穩’字則增加了‘防風險’的政策意味。面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外部變數、金融風險、經濟增長等多項約束,堅持‘穩字當頭’仍將是貨幣政策應對復雜形勢的最優解。”
央行對經濟形勢的看法與市場主流觀點一致。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會增加。一方面,出口高增長趨勢大概率會被打破,另一方面,投資端受到房地產嚴監管的約束難有較好表現。此外,受制于收入增長放緩和局部地區爆發的零星疫情,消費復蘇尚未預見較強內生動力。
此外,對于下一階段匯率政策的取向,會議新增“促進內外平衡”表態,并繼續強調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最后,央行表示要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