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國際原油價格突破了72美元,原油價格從去年4月漲到現在已經翻了10倍,市場預期甚至已經看到了100美元以上。一邊我們在討論全球范圍的碳達峰和碳中和,這一趨勢將導致石油產品需求減少,從需求端來看其價格沒有多大上漲動力。一邊卻是全球原油價格從去年開始一直在漲,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單純從市場角度看,似乎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從需求端看,由于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導致原油需求也在下降,2020年原油需求下降了10%左右。即便目前疫情有所好轉,全球經濟開始復蘇,但也未必會對原油需求有大的增加,因為以美國、中國、歐盟為主的經濟體,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等,即各國為了實現各自制定的減排目標,將大幅降低對石油產品的消耗。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全球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那么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75%。當然這個凈零排放要真正實現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便在汽車等領域實現了凈零排放,原油還可以從塑料等其它石化產品中獲得新的增長動力,但整體趨勢難以扭轉。所以,我們看到像殼牌、??松梨?、英國石油、道達爾等能源巨頭們也紛紛轉型自保,加速開發高效清潔產品、開展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如英國石油已經宣布,未來十年將削減40%油氣產量,轉型氫能與生物能;殼牌表示,至2035年向客戶出售的能源產品的凈碳排放量需降低約30%,至2050年需降低近65%,將大力發展太陽能和儲能領域,并為此展開了一系列收購。
在這種情況下,原油價格是怎么漲起來的呢?
這主要還是原油商品化帶來的連鎖效應。首先原油與美元掛鉤。近年來美元大幅貶值,全球主要原油消費國可以用較以前更少的貨幣來購買原油,那么石油輸出國如果想保持貿易平衡,勢必選擇提高油價以抑制美元貶值帶來的沖擊;其次是全球貨幣寬松帶來的投機炒作。石油作為容納資金量最大的大宗商品,勢必會受到流動性“水漲船高”的影響;第三是全球疫情導致運力緊張,運輸環節的不暢導致原油價格的運輸成本上升,從而導致價格上漲。第四是地緣政治因素,特別是中東局勢的變化也將影響原油價格。
這些因素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恐怕很難?,F在中石油、中石化已經在考慮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以后傳統能源車大幅減少該怎么辦了,中石化已經宣布要在5000座加油站建換電站,要知道這個決策對于中石化這樣的巨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畢竟電不是它能掌控的,它只對油和天然氣有話語權。這樣的舉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斷臂求生,意味著新舊兩種能源未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