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贈送世界衛生組織針灸銅人、2019年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2021年來到南陽醫圣祠,了解“醫圣”張仲景生平及其對中醫藥發展作出的貢獻,又多次強調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中醫藥事業鼓與呼、為宋代醫學文化鼓與呼,市勞動模范、中醫非遺傳承人何傳義扎根基層,進學校、到景區,辦講座、教學生,深耕宋代中醫學,以傳承王惟一中醫藥文化為重點,付諸實踐傳承弘揚宋醫文化,讓中醫學造福全社會的步伐更加穩健。
讓宋醫文化“活”起來
“開封有清明上河圖,有開封府,還有王惟一!”5月13日,在診所忙碌一上午的何傳義很疲憊,但一提起如何傳承宋代醫學文化立馬兩眼放光,醫者為民最大,這個初心永遠不能變。
何傳義出身于醫學世家,從小秉承父親嚴謹的行醫風格,長大后放棄在大城市的好崗位,選擇扎根缺醫少藥的小王屯村,做一名鄉村醫生。
“這里有最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基層,他鉆研中醫,用中藥治療病痛。不計代價、不管風雨,只要群眾需要,他隨喊隨到。同時,長期免費為環衛工、傷殘軍人等免費治療。據了解,何傳義從醫20余年,先后診治患者近50萬人次……
“中醫文化瑰寶不能在我們手里失落了,要讓其在新時代煥發出光彩,造福全社會!”2018年以來,何傳義從“心”出發,翻閱古籍,遍訪名家,深入挖掘王惟一的宋醫資源,并成立惟一堂,撥開層層歷史,讓宋醫文化在今天“活”起來。
讓宋醫文化“火”起來
早在2018年,何傳義就將“王惟一”注冊成商標,經過不懈努力,開發出智能針灸銅人,讓中醫文化和現代科技結合,以更通俗、更方便的方式為世人所接受。同時,他還在敦復書院開設講座,和中醫同行相互交流,每個月持續組織中小學生開展中醫啟蒙學習體驗活動。
不遺余力的宣傳,多形式的推廣,在我市形成了良好的氛圍,讓王惟一走進了大眾,更讓宋醫文化“火”了起來。
何傳義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挖掘千年大宋醫文化,讓王惟一鑄造的針灸銅人成為推動開封經濟文化發展的新亮點,為此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和支持。”河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姬新穎表示,他也是河南大學王惟一針灸研究院項目發起人。
據了解,2019年10月26日,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開封專場簽約儀式舉行。河南大學醫學院“河南大學王惟一針灸研究院建設項目”獲批2019年市校合作重點項目。此外,還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助推河南大學王惟一國際學院落地,以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讓中醫走向世界,以“民”為本,讓宋醫文化“實”起來。
“醫生的宗旨就是救死扶傷。王惟一針灸銅人是根植于開封的中醫學瑰寶,應當持之以恒地挖掘和保護,用以保障全開封、全中國人的健康,成為老百姓幸福健康的基石。”何傳義眼神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