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好物正成為當前消費者關注和選購的熱點。尼爾森IQ報告顯示,源頭產地的重要性逐漸升高,消費者對生鮮蔬果類產品的地域性日趨關注。過去一年來,社交媒體上同時提及生鮮產品和原產地的社交內容增幅趕超僅僅提及產品本身,其中產地特性明顯的地域產品,如寧夏枸杞、五常大米、黑龍江木耳等都成為了熱議單品。多種“產品+原產地“的關鍵詞搜索次數在京東均超過10萬頻次。
為滿足“新食代”追根尋源的消費的需求,同時推動原產地產業帶的發展,5月13日,京東超市與國內七大重點產業帶政府達成“星火計劃”產業帶戰略合作。“源頭好物,‘好’在源頭,‘難’也在源頭。”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總裁馮軼說,如何讓源頭好物走出來?如何讓產業帶產品地標IP化?如何讓它們更具品質和標準化?借助數智化供應鏈優勢,京東超市將助力產業區域營銷體系化能力,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形成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運營、品牌化營銷的現代農業新格局,打造亮眼的產區品牌、地標產品,讓源頭好物的IP抓牢用戶心智。
與各類農特產品的產業帶以及最上游的商品原產地直接合作,立足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深入挖掘資源潛力,培育區域優勢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京東與合作伙伴已有成功案例。
在與五常大米品牌的合作中,2020年政府溯源五常大米在京東超市銷售達5000萬元,一、二線用戶占比達65%,有機商品占比達54%,帶動平臺五常大米品類銷售突破10億元;在與四川攀枝花芒果產業帶的合作中,通過“京心助農項目+物流云倉”模式,聯動政府領導線上直播帶貨,當日銷售達500萬元。據了解,僅2020年上半年,包括攀枝花芒果、琯溪蜜柚、贛南臍橙、陽山水蜜桃等產地農業多個品類同比突破100%。
為了更好地實現產地產業帶集群式發展,京東超市最新發布了百大產業帶孵化三大舉措--產地農業品牌化、產業基地集群化、農產品流通大中臺建設,孵化更多產業農業集群,與政府品牌共創大食品行業的“新食代”。
“讓源頭好物走出產業帶,但也要解決很多現實的問題,如地域產品多具有時令性,一旦滯銷容易帶來重大損失。”馮軼說,依靠京東高效成熟的數智化農產品流通大中臺,通過“1+1+N”模式,京東超市聯合政府及合作伙伴布局農產品產銷全供應鏈,布局全國農產品供應網絡,這個問題正在被解決。以贛南臍橙為例,京東與贛州市果業局及近百家果廠簽約合作,從物流、商標、技術等方面為其賦能,實現最快次日就能到達全國消費者手中。
同時,聚焦源頭好物全域IP用戶認知,通過共建商品標準、打造產地名片、源頭好物IP打造以及全方位的品牌特色傳播,消費者也正在通過京東超市了解、認識、購買到產業帶的源頭好物。如京東與廣西商務廳聯合發起廣西“桂”酒消費券年貨節大型促銷活動,與四川攀枝花市共同舉辦“愛上攀枝花,芒果帶回家”的電商芒果節活動等,都以極為高效的流通方式,源源不斷地把地域好物輸送給消費者。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京玉表示:“為獲得消費者信賴,京東超市一直積極與行業共同建立嚴格的食品標準,保證消費者權益。同時,作為與消費者親密互動的平臺,京東超市敏銳地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特點,積極推動品牌和行業共同發展。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京東不斷開放自己的能力扶農助農,幫助產業帶打造品牌產品和產業,攜手老字號對話年輕消費者,與政府、品牌聯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