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石油公司終于從疫情和低油價“雙殺”的窘境中走出。
以產量計為中國第二大石油公司的中國石化昨晚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46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35.07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為463.89億元。這表明公司生產經營和盈利水平大幅好轉,呈現逐月好轉、逐季上升的態勢。
不過,第三季度凈利潤中也包含了影響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非經常性損益322.42億元。公告顯示,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完成有關油氣管網交易的資產交割,相關交易資產增值對盈利的貢獻計入第三季度。
此前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這家中國500強之首的公司扣非凈利潤均為虧損,分別虧損204.4億元和39.6億元。這使得該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仍為虧損102.57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415.46億元。
盡管如此,公司第三季度單季的扣非凈利潤為141.47億元,同比增長27.5%,今年以來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中國石化有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油價暴跌,全球經濟遭遇巨大沖擊,市場需求疲弱,各種風險交織疊加。面對異常嚴峻的挑戰,公司管理層帶領廣大員工大力調結構、拓市場、降庫存、挖潛力,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攻堅創效行動,穩住了生產經營基本盤,打好了轉危為安主動仗。
隨著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境內成品油需求開始穩步恢復,天然氣和化工產品需求也保持增長。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基礎上,公司在三季度開展了更高標準的“持續攻堅創效”行動,抓住國內市場需求恢復機遇,全力扭轉疫情和低油價帶來的困局,生產經營和盈利水平大幅好轉。
具體到勘探及開發板塊,公司前三季度境內原油產量同比持平,天然氣銷量同比增加9.9%,市場份額持續增長。該板塊第三季度息稅前利潤為131.6億元。至于中國石化具傳統優勢的煉油板塊,公司抓住第三季度境內消費需求恢復機遇,加大煉銷一體化協同力度,保持高水平的裝置負荷,推進價值鏈效益最大化。該板塊第三季度息稅前利潤為315.5億元。
此外,公司第三季度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為4544萬噸,同比增長0.4%,當季營銷和分銷板塊息稅前利潤為182.4億元。公司第三季度化工產品經營總量2233萬噸,環比增加0.86%,當季化工板塊息稅前利潤為42.2億元。(記者 陳其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