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患有糖尿病的人現在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是很大講究,在不吃甜點和油炸食品的同時,三頓飯當中對于主食、蔬菜、水果要進行合理科。那么,糖尿病患者吃什么?糖尿病不能吃什么?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患者吃什么
1、多吃高纖維食物,促進機體的糖代謝。如 玉米、小麥、白菜、韭菜、豆類制品。
2、多吃含糖低的蔬菜, 如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
3、多吃含 鈣的食物,缺鈣能促使糖尿病 人的病情加重。如蝦皮、海帶、排骨、芝麻醬、黃豆、牛奶等。
4、多吃富含硒的食物, 如魚、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們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癥狀。
5、多吃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 物,補足這兩種元素,有利于減緩糖尿病并發癥的進程,如魚、奶、白菜、豆類以及青菜、芥菜、 甘藍、青椒、鮮棗等。
糖尿病人吃什么主食
1、大麥
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果實,最適宜做麥芽糖和釀 酒,中醫學認為,大麥味甘微成,性涼。有和胃、利水之功效。據測定,每100克大麥含碳水化合物73.3克,蛋白質10.2克,脂肪1.4 克,屬于低熱能食品。古代中醫認為大麥主治消渴。研究證明,大麥是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癥患者和一般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2、蕎麥面
蕎麥面,是蕎麥加工成的面粉,營養價值很高。蕎麥面含20種氨基酸且組成平衡。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苦蕎的含量高于小麥、大米、玉米和甜莽。脂肪含量為3%,也高于小麥、大米及薯類,蕎麥脂肪含有9種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和亞油酸。油酸在體內可以合成花生四烯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3、陳粟米
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粟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1克,蛋白質90克,脂肪3.1克,鈣41毫克,磷229毫克,鐵4.7~ 7.8毫克,另外,還含有豐富的鎂、鋅、硒等元索,小米也屬于高鉀食物。所有這些營養成分均有助于降低血糖,并且有較好的利尿降壓作用。
4、莜麥
經加工磨制而成莜麥面。據測定,每100克莜麥面中含碳水化合物67.8克,蛋白質12.2克,脂肪7.2克,鎂 146毫克,鋅2.21毫克,另外,鉀的含量也較高,為319毫克。研究證實,莜麥面具有降血糖、降血壓的功效,適合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食用。
5、麥麩
麥麩是小麥加工時脫下的麩皮,是一種高纖維食物。麥麩營養全面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麥麩含碳水化合物61.4克,蛋 白質15.8克,脂肪40克,膳食纖維31.3克,鈣206毫克,磷682毫 克,鎂382毫克,錳10.85毫克,硒712毫克,鐵9.9毫克,鋅5.98 毫克,銅2.03毫克,維生素E 4.47毫克。麥麩熱量較低,而且,所含的無機鹽及維生素還具有降血糖、降血壓的作用。
糖尿病飲食
1、蚌肉苦瓜湯適合糖尿病人喝
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共煮湯,加油鹽調味,熟后喝湯吃苦瓜蚌肉,適用于輕型糖尿病。
2、沙參玉竹煲老鴨適合糖尿病人吃
沙參30~50克,玉竹30克,老雄鴨1只,蔥、姜鹽少許燜煮,熟后食肉飲湯。適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3、玉米須燉龜適合糖尿病人吃
玉米須100克,烏電1只,蔥、鹽、料酒適量,燉熟食肉飲湯。適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4、韭菜煮蛤蜊肉適合糖尿病人吃
韭菜250克,蛤蜊肉250克,料酒、姜、鹽少許,煮熟飲湯食肉。適用于糖尿病腎陰不足者。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1、糯米
米飯會在體內水解成大量的葡萄糖,而糯米比米飯含糖量更高,由于糖尿病對糖的代謝不正常,多以糯米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的食物之一。
2、爆米花
無論是朋友之間的閑聊還是看電影、看電視,爆米花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爆米花卻被專家指出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因為爆米花屬于淀粉類食物,再加上油炸,是糖尿病飲食上的禁忌。
3、棗子
雖然紅棗有益氣補血的作用,但是棗含有很大的糖分,據營養專家統計,新鮮棗中的含糖量在35%左右,而干棗中的含糖量高達60%,是糖尿病絕對不可以吃的食物。
4、甘蔗
甘蔗是崇明的特產,它的甘甜是讓很多人都回味無窮的,雖然它有止渴的作用的,但是它主要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對于糖尿病身體都是有害的物質,所以請患者慎重考慮。
5、各類辣椒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應該適當的避免辛辣食物,容易傷陰助火,中醫表示,多數糖尿病患者的體質都是屬于陰虛內熱。
6、蜂蜜
蜂蜜到底能不能吃一直是被質疑的一種食物,雖然蜂蜜能夠緩解便秘,美容等等的好處,但是蜂蜜的含糖量高達40%,而且蜂蜜中的糖分很容易被身體直接吸收,所以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盡量避免食用。
7、白酒
在本草綱目上有說到,“燒酒,純陰毒物,與火同性”就單憑這就話,就可以看出酒的壞處,其中酒精會使血糖升高,所以請糖尿病患者最后不要飲酒。
結語:隨著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關于這種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從飲食治療被列為是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之后,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成為患者最為關心的問題。糖尿病與飲食有關,健康的飲食不但可以控制糖尿病,對于預防糖尿病也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