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宏力達科創板IPO即將進入詢價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宏力達主要從事配電網智能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電力應用軟件研發及實施等信息化服務,同時宏力達亦提供IoT通信模塊、系統集成等產品和服務。宏力達主營的配電網智能設備主要包括智能柱上開關、故障指示器和接地故障研判輔助裝置等。
此前的9月8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宏力達在上交所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隨著詢價等工作即將進行,宏力達不日將登陸科創板。
招股書顯示,此次宏力達科創板IPO,募集資金主要是投向旗下上海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和總部大樓建設項目、泉州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隨著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其維持核心技術的先進性,進一步改善產品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加收入來源,提升盈利能力。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電力物聯網要求發電、輸電、變電和配電四大環節均需要智能化、物聯化,對配電網生產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需要融合高端電力裝備制造、工業通信、大數據處理等技術,開發出智能配電網產品。
目前,市場傳統廠商主要處于“一二次成套”階段,“一二次成套柱上開關”系將傳統“柱上開關”與電壓/電流互感器、電源PT、控制終端等功能模塊/部件進行組合,各模塊或部件之間通過接口和線纜連接,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目的。“一二次成套柱上開關”僅是簡單拼接組合,仍存在一二次設備不匹配、因磁飽和造成的動態范圍小、鐵磁諧振、易受雷擊影響而損壞、二次側短路/開路產生過電流/過電壓,接口和連接線纜較多造成設備自身故障率較高等問題。
宏力達摒棄了“一二次成套柱上開關”拼接組合的成套方案,從工藝上成功實現了多個功能模塊的高度集成化,將自主研發的數只高精度交流傳感器、取電模塊、真空滅弧室一體化固封在高壓開關本體的極柱之內。控制終端與開關本體之間只有一根線纜連接;重新設計和研發了新一代交流傳感器,對惡劣的現場運行環境(強電磁干擾、高低溫快速大幅度變化等)有更好的適應性,同時具備更高的采樣精度和頻度;由此實現對配電網運行狀況更多參數、更為精確的監測。此外,在高度集成化的開關本體基礎上,還配套集高精度交流采樣、短路/接地故障研判和處置、線損測量、微機保護、無線通信等于一體的超低功耗控制終端,最終實現一二次設備的深度融合。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宏力達智能柱上開關的短路故障研判準確率達99%以上,單相接地故障研判準確率達90%,重合閘準確率接近100%,將配網線路的故障研判準確率、故障定位的精確度和故障隔離的有效率提升到一個較高程度,該產品成為公司在電力物聯網領域將傳統電氣設備進行物聯化、智能化改造的成功實踐。
去年4月份,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產品鑒定會中鑒定認為開發研制的“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斷路器HLD-ZW32-12JG/630-20”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超低功耗控制終端、集交流傳感器/電容取電/真空滅弧室一體化固封極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宏力達曾參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屬全國輸配電技術協作網(EPTC)智能配電專委會成立的一二次融合專項工作組以及《12kV智能配電柱上開關通用技術條件》編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