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史上最長寒假喜迎最短開學重拾自由滋味的家長們恐怕還沒緩過神兒來 , 孩兒們又雙叒叕要放暑假了 ……
據說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 , 每年有半數以上的父母會為自家娃如何過好暑假而發愁煩心 , 每個人的心情不一 , 可謂是五味雜陳 , 今年的暑假恐怕更多家長會頭大 , 但是 , 無論你頭大不頭大 , 暑假它就在那里 , 說放就放 , 繼續和娃斗智斗勇的日子重新到來 , 要如何去面對這些被學校撒出來的神獸 ?!
心理咨詢師及資深高級講師建議 , 家長和娃都要做好心理建設 , 以下四句話就是根本 : 良好心態是根本 , 計劃生活是關鍵 , 關系建立是核心 , 多樣調適是方向。
陪伴寶貝度過有意義的暑假 , 身為家長的你 , 準備好了嗎 ?
家長態度更影響暑假質量
在心態問題上 , 家長們應該首先提醒自己一點的是暑假的意義 , 對家長和對娃 , 是完全不一樣的 , 家長的態度更能影響孩子暑假的質量。
生活中一定是會遭遇到這樣那樣的難處的 , 心態這樣東西 , 看不見摸不著 , 但卻確實能決定一些事情的狀態。放到面對孩子放暑假這一具體問題上 , 家長們能調適好自己的心態 , 以良性積極的自我暗示接納孩子的暑假 , 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有可能會保持更樂觀的態度 , 才不會讓問題更復雜化。
有的家長一聽到 " 放假 " 兩個字就感覺 " 如臨大敵 ", 好像娃就是如 " 神獸出籠 " 一般的 " 洪水猛獸 ", 從內心不由自主地抗拒——這其實多多少少折射出成年人給自己設定的一些心理距離與防御——為人父母 , 你更應該捫心自問的是 , 你的內心深處究竟對孩子是接納還是提防 ? 而這種心理暗示會直接影響到你對親子關系的營造和維護。
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從孩童時期一路成長過來的 , 也都曾經歷過放暑假的階段 , 對孩童來說 , 假期更多的是意味著放松和調整 , 以及在生活實踐中學習求知 , 假期這一段休整的時間 , 更是為了在下一個學期能夠讓孩童有更好的精力再投入學校學習。
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接納 ", 接納孩子們的假期 , 接納放暑假這個事實 , 同時明了暑假對于孩子的意義。
再想一步 , 想一想自己青少年時期的暑假是如何度過的 ? 是不是也希望在悠長的假期中享受到沒有壓力的快樂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何況還是面對自己的娃 !
調整好心態 , 珍惜陪伴孩子成長的寶貴時光。
合理規劃假期 , 生活寧松莫滿
暑假對孩子的兩大要旨一是身心需要休息 , 二是生活需要調劑 , 有些家長因工作的緣故沒辦法全天候照顧和陪伴孩子 , 又擔心讓娃一個人在家過度上網玩游戲 , 再加上某種所謂 " 害怕輸在起跑線上 " 的心理作祟 , 給娃安排了各種暑期補習班、強化班、特長班、興趣班 , 接二連三 , 比上學還緊張 , 應接不暇 , 頗感疲于奔命。
處于生長期的孩童 , 被父母以愛之名束縛進一個又一個精心打造的 " 鳥籠 ", 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不讓孩子過度沉迷網絡游戲、不讓娃 " 輸在起跑線 ", 或者借由這些課程讓家長脫身出來 , 實際上你所想要得到的效果更可能適得其反 , 孩子們長期處于腦力疲勞的狀態反而更有損他們的成長 , 需要休息而不得 ," 學習過度癥 " 就容易找上門來。
在心理學家看來 , 太多太密集的學習更容易給娃造成負擔與壓力 , 不但影響休息 , 還更容易讓孩子產生 " 不愛學習 " 的負面情緒 , 而這又恰恰違背了放暑假的初始。
合理安排假期的時間 , 以孩子的腳步與速度 , 進行放松和調整 , 如果生活在大城市 , 就利用暑假帶孩子接觸大自然 , 去田園讓孩子認識蔬菜和瓜果 , 去草原看星空或去海邊聽海 , 不用十分豪華奢侈的旅程 , 只是讓家長慢下來陪孩子在自然中充分放松。
反之如果生活在村鎮 , 可以帶娃去大城市走一遭 , 增長見識 ……
甚至還可以引導孩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 體驗小小志愿者 , 參與更多豐富多彩有益有意的活動 , 讓暑假生活更顯斑斕 , 避免孩子在假期當中染上學習過度癥、網絡過度癥甚至孤獨寂寞癥 ……
因此 , 合理安排娃的暑期生活就非常重要 , 孩子的主動性也是執行力的關鍵 , 家長最好能與孩子一起商討暑期生活的安排 , 共同制定一個時間表。這個溝通的過程 , 也是作為家長了解孩子想法和目標的實際參照依據 , 同時也是雙向讓孩子了解父母牽掛與期望的通道 , 如想要給孩子安排上興趣班、補習班之類 , 更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 在此之外也要給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
現代生活讓大人小娃都已經脫離不開網絡 ,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 , 網絡這一工具是一把 " 雙刃劍 ", 孩子的成長需要智慧家長的引導陪伴 , 重在親子關系的建立及疏導 , 與孩子一起探索交流 , 一起學習研究 , 網絡方能 " 為我所用 "。
對于娃的暑期生活 , 盡量做到合理安排 , 勞逸結合 , 留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孩子的心與頭腦都能得到休養生息 , 他才能更精神地邁向明天。
親子關系核心還是陪伴
娃的成長 , 身為家長當然希望能夠 " 不缺位 ", 但現實生活中往往事與愿違 , 家長們忙于工作 , 要面對來自社會及生活的各種壓力 , 很可能就忽略了 " 陪伴 " 這一親子關系的核心。
如果再趕上孩子沒什么玩兒得來的同伴 , 假期在不同的補習班或夏令營當中轉換場景 , 缺乏深入心靈的有效溝通的話 , 那么原本快樂的假期卻在孤獨中度過 , 就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理咨詢師提醒家長 , 親子關系當中 , 孩子感受到負累感、不被愛、被遺棄、寂寞的程度高于成年人 , 孩子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高低 , 親子關系都是關鍵。
良好的親子關系 , 是達成其它的前提和保障 , 是水到渠成的根基 , 但卻是很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事情 , 暑假 , 其實正是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的關鍵時期 , 再忙也應當保證每天至少 15 分鐘的親子時間 : 放下自己的工作 , 放下自己的負向情緒 , 放下手機 , 專注于與孩子聊天、對話、閱讀、游戲 , 在這個過程中 , 放下指責 , 放下訓斥 , 放下不耐煩 , 專注地與孩子相處 , 享受過程。
在家庭教育當中 , 關系大于一切 , 即 , 親子關系大于教育內容 , 這也是為什么要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的最根本原因 , 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 , 孩子才會聽得進父母的引導 , 才會愿意打開心扉與父母交流 , 家庭關系才會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