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獲悉,2019年,河南省將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力爭到2020年底,縣域就診率達到90%,縣域內基層就診率達到65%左右,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建立老鄉家門口的“大醫院” 形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據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闞全程介紹,今年,省政府把“加快縣(市)人民醫院提質升級”列入“2019年十件重點民生實事”。縣級公立醫院是政府向縣域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其服務能力決定著縣域的服務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質量。解決縣域內居民醫療衛生問題,必須做強縣級醫院、做活鄉鎮衛生院、做穩村衛生室,實現縣鄉村一體化管理,讓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由無序競爭向“一家人”醫療服務集團融合發展,使群眾享受更高水準的診療服務。
鄲城縣采取醫保按人頭總額預付模式有效降低人均醫療費用
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是縣域醫共體建設需要破解的難題之一。以鄲城縣為例,醫保支付方式,按季度將醫保基金的90%打包支付給各醫療集團購買服務,余下的10%作為風險金使用。為了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鄲城縣制定了全縣二級醫院按病種付費、臨床路徑190種,單病種限價35種;一級醫院臨床路徑50種。今年1—5月份,全縣住院病人次均費用4691元,同比下降3.7%,群眾就醫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周口市鄲城縣縣委書記羅文閣在現場為大家算了這樣一筆賬,在縣級衛生院做CT需要220元,在鄉鎮衛生院做CT只要176元,不僅如此,在鄉鎮衛生院住院首付費用可以減免200~250元左右、住院報銷比例可達90%,這樣算下來,老百姓在鄉鎮衛生院做一次CT只需要17.6元,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
全省28個試點先行先試 快看有沒有你家鄉
28個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試點縣(市)是:中牟縣、尉氏縣、宜陽縣、郟縣、安陽縣、淇縣、衛輝市、沁陽市、南樂縣、襄城縣、臨潁縣、盧氏縣、西峽縣、睢縣、息縣、鄲城縣、泌陽縣、濟源市、鞏義市、蘭考縣、汝州市、滑縣、長垣縣、鄧州市、永城市、固始縣、鹿邑縣、新蔡縣。
目前,我省28個試點縣(市)已全部出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息縣、鄲城縣、長垣縣、鞏義市、睢縣等地推進較快。據鄲城縣縣委書記羅文閣介紹,鄲城縣已投資9.9億元,建設縣人民醫院新區和中醫院新區,建強腦卒中、胸痛、腫瘤微創等醫療救治中心, 高標準建設488個村級衛生室,農村醫療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今年1-5月份,縣域就診率達到87.13%,較去年同比上升2.58個百分點。同時,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基礎包”“個性包”兩種模式,簽約醫生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提高了簽約服務質量和覆蓋面,打通了服務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米”。(記者 燕子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