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由省委網信辦、省自然資源廳聯合開展的“生態文明媒體行”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平頂山市寶豐縣,采訪寶豐縣露天礦山生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復墾及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情況。
“一礦一策”打好組合拳
寶豐縣大營鎮韓莊礦區修復狀況良好
據了解,近年來寶豐縣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結合全縣實際,在全市率先實現“五個第一”。即:第一個出臺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方案,第一個成立露天礦山整治領導小組,第一個完成“一礦一策”編制,第一個落實“三級”包礦制度,第一個按“一礦一策”對礦山企業停工整改。通過實行整治工作日報告、周排名、月總結制度,嚴格落實“三級”包礦責任制,打好約談、通報組合拳,徹底堵塞了礦山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監管漏洞。
經過認真核查,全縣共有持證礦山14座,其中省級發證6座,市級發證3座,縣級發證5座,開采礦種以鋁土礦和水泥灰巖礦為主。
整治工作中,縣委書記、縣長多次主持召開全縣露天礦山整治工作動員會、現場會,引導企業認清形勢,擔起主責,將償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舊賬”作為當前的壓倒性任務,按照“誰開采、誰保護”,“邊開采、邊治理”原則,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義務。
加快采煤沉陷區治理 打造秀美“花果山”
平頂山市副市長張弓向媒體介紹礦山修復情況
據平頂山市副市長張弓介紹,2015年以來,寶豐縣按照“誰治理、誰受益”的工作思路,吸納社會資金1.73億元對大營韓莊礦區開展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投資100多萬元種植櫻桃600畝、石榴200畝、柿子100畝、核桃100畝等,使項目區綠化率達到優質生態環境地區標準。投資500多萬元開展荒山造梯田、老村莊復墾,新增土地3400畝以上。依托地形地貌建設九龍湖,不僅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還解決了周邊地區雨季內澇情況。通過對項目區2.93平方公里的系統整治,使過去臟亂差的工礦廢棄地變成了風景秀美、生態宜居的“花果山”。
2019年初,寶豐縣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張八橋鎮山張村等,共建千余畝山區丘陵地作為生態公益林基地,通過綜合整治,改良土壤結構,種植綠化苗木,改善生態環境,種植黃桃、核桃等優質果樹增加群眾收入,實現一舉多效。計劃在3到5年內,把公益林打造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生態示范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資約100萬元,流轉土地200畝,植樹1萬余棵,已進入正常管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