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夏至
臨近年底,一年一度的衛視招商季緩緩拉開大幕。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為代表的五大衛視,相繼在上海、廣州等地拉起大旗,為下一年度的廣告招商賺吆喝。從五大衛視公布的2019年劇目單來看,明年電視熒屏將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
發跡于2016年的“IP熱”開始明顯消退,其中“古裝+IP”的黃金組合明星減少。在五大衛視公布的64部(不含重復)劇目中,定位于“古裝傳奇”類型的劇目僅9部,其中江蘇衛視劇目單中更是一部都沒有。像江浙滬這類過去優先考慮古裝玄幻大IP的平臺,明年大劇儲備里的大IP劇多是此前已經對外公布過的項目,真正在今年立項的全無蹤跡。像湯唯的首部古裝IP電視劇《大明皇妃》,劉亦菲、井柏然的《南煙齋筆錄》,張若昀和李沁主演又有多位戲骨加盟的古代權謀劇《慶余年》等,幾乎都是去年立項開拍的,但由于衛視黃金檔的“限古令”,這類劇往往受限于排期,即使殺青也只能預訂明年的電視劇檔期。
行業媒體“犀牛娛樂”分析,受政策紅線的影響,再加上衛視自身對古裝劇的接納能力減弱,明年視頻網站會是古裝劇的主戰場,現實題材劇則在五大衛視的片單中集中釋放。據觀察,都市情感類、都市職場類、年代傳奇類劇集在五大衛視劇目類型中占據了大量的份額。
此外,今年以來幾大玄幻仙俠題材IP劇持續撲街,“玄幻+IP”的組合在衛視失靈似乎已成定數,最好的例證是張黎加持也扭轉不了《武動乾坤》的口碑低迷,“流量”大戶楊冪和人氣小生阮經天的組合也不能讓《扶搖》再現收視奇跡。一個更為直觀的變化是,由于過去“古裝+IP”“玄幻+IP”的組合往往會使用年輕的“流量”演員,如今題材的嬗變也直接導致了未來電視熒屏中,演員的代際更新出現某種“回流”。現實題材劇大部分由優秀中青年演員擔綱主演,這批“非流量”面孔將成為未來電視的新焦點。
靳東、劉濤、孫紅雷、張嘉譯、郭曉冬等演技實力均屬上乘的中年演員,將有多部代表作在電視上露臉,與年輕演員的“新老搭配”,也成為衛視兼顧收視與口碑的一種選擇。像靳東搭蔣欣、劉濤搭周渝民、孫紅雷搭辛芷蕾、郭曉冬搭吳謹言等組合,都體現了這種現實的考量。2019年同時還有不少電影咖回流小熒屏,像劉嘉玲、湯唯、章子怡等頂級卡司的作品,都將成為明年的收視期待。章子怡的《江河故人》(原名《帝王業》)雖未出現在五大衛視的招商劇目里,但業內人士稱《江河故人》已經列入了浙江衛視2019年的備播劇單里,目前該劇也已經拿到了拍攝許可。
正如徐崢在《我就是演員》中呼喚的,“好演員的春天來了”,如果連考核演技的綜藝節目都能得到觀眾的青睞,觀眾對影視劇中演員實力的真實需求也是人心所向。盡管招商劇目只是五大衛視備播劇的一種預告,但2019年的電視熒屏,顯然已經不再被“IP劇”、玄幻劇等虛火灼燒,現實題材的回歸、演技派的回歸會成為新的主流,這無疑會是廣大觀眾所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