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游客走進果園摘果。
漫山遍野掛滿蘋果,果農(nóng)忙著摘果備貨。
窯洞內(nèi)室溫只有七八攝氏度,是天然的蘋果存放地。
秋天到,靈寶蘋果熟了,碩大的果實掛滿枝頭,紅彤彤的,壓彎了樹枝。放眼望去,就像一個個紅燈籠,在陽光照耀下,晶瑩剔透,不時閃著光彩。
10月27日下午3點,風輕云淡,記者來到靈寶市寺河鄉(xiāng)姚院村。一下車記者就被眼前景象所吸引,漫山遍野,全是蘋果樹,碩果累累,果農(nóng)們正在園里忙碌采摘蘋果。
“今年蘋果又豐收了,我們很開心。”在村東頭,今年66歲的潘鳳英坐在果園里挑選著蘋果,高興地對記者說。
老家在駐馬店新蔡的潘鳳英1985年開始在姚院村種蘋果,一直到現(xiàn)在。忙不過來時就雇幾個工人,現(xiàn)在孩子都大了,雙休日會來看他們。
村南頭一蘋果園,面積有七八畝大,“蘋果姐”郭新霞穿著淺藍色羽絨服正在忙碌,不時提著裝滿蘋果的籮筐往車里倒。“很愛蘋果,對它有感情。”
說起“蘋果姐”這個綽號,郭新霞很自豪,今年每斤蘋果能賣到6元左右,一畝純收入能達到1萬多元。線上、線下都能銷售,賣不完還可以放在自家冷庫。
“是蘋果讓我家富裕起來,邁入了小康生活。”果園里,大紅的蘋果掛滿枝頭,紅彤彤一大片,大點的足有一斤,不時有顧客前來采摘。記者經(jīng)不住“誘惑”,從樹上摘下一個蘋果,咬一口,脆甜可口。
記者注意到,蘋果樹下鋪著一塊塊反光膜。“蘋果姐”介紹說,這是為了給蘋果上色。
姚院村村支書韓同雷是“蘋果姐”的丈夫,他告訴記者,全村120多戶,每戶都種蘋果。這里蘋果不打高毒農(nóng)藥、除草劑,是綠色食品。
夜幕降臨,在村子一側(cè),全是果農(nóng)們修建的窯洞,村民們也稱為“冷庫”。走進一家30米窯洞,室內(nèi)溫度低于10℃,50多歲的王書善正在整理蘋果,臉上洋溢著笑容,他說,把蘋果儲存好,更能賣上好價錢。
據(jù)了解,靈寶市地處全國兩大蘋果最佳適生區(qū)之一的黃土高原東緣,享有“亞洲第一高山果園”“蘋果之鄉(xiāng)”的美譽,全市水果總面積115萬畝,其中蘋果90萬畝,產(chǎn)量14億公斤,產(chǎn)值達到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