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監會(SEC)過去幾個月加大了對ICO(代幣首次發行)的打擊力度,數以百計的加密貨幣公司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今年年初,SEC已經發出了一系列初步尋求信息的傳票,目前SEC在此傳喚其中的一些公司,還傳喚了更多的沒有將其代幣僅賣給合格投資者的公司。
SEC給這些公司施加壓力,很多公司已經作出回應,同意退錢給投資人并支付罰款。這讓很多被傳喚的初創公司陷入困境。
今年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杰伊·克萊頓(Jay Clayton)表示,他認為大多數新的數字代幣都應該被視為證券。
按照SEC的要求,任何美國公司想要發行證券必須要去SEC注冊,或是取得豁免資格。但事實上,在這股ICO的熱潮中,沒有一個注冊過,因此,他們必須取得豁免。
SEC的豁免包括,僅賣給美國以外的投資者,或者是僅賣給合格投資者,所謂合格投資者就是在過去的兩年里,個人年收入要超過20萬美元,或者是最低凈資產100萬美元。
不僅是美國,近期歐盟證券監管機構也宣布,正在對所有ICO進行調查,要搞清楚它們是否應該被規范。
實際上,為了防范和化解虛擬貨幣領域風險,中國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有所行動。去年9月,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代幣發行融資定性為,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并且指導地方政府清理整頓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ICO活動。
此后,央行繼續強調,果斷打擊ICO冒頭及各種變種形態。密切監測、加強研判,打早打小、防患于未然。據記者了解,目前各地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和ICO交易平臺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
去年12月,比特幣價格飆升至2萬美元的高位后開始下跌,今年截至目前,比特幣跌幅已超過52%。其他加密貨幣也遭遇相同,今年加密貨幣總市值下降超60%。
截至記者發稿,BITSTAMP網站比特幣成交價格為6200美元,日內下跌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