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這里奔行一千四百里,急流拍岸聲中,演奏了中華文明交響樂古老而輝煌的一章。
伏牛、桐柏、大別、南太行,群山巍巍,在這里結成一個半環,拱衛九萬平方公里盆地與平原。
這里,是河南!
數千年滄桑鍛其筋骨,新時代精神鑄其精魂。
大河浩蕩,潤物利民,滔滔黃河,西起靈寶,東到臺前將中原大地攬入臂彎。
有時,她是溫柔靜謐的,三門峽黃河公園,靜水深流,夾岸碧草綠樹。
有時,她是桀驁不馴的,洛陽小浪底庫區,巨浪排空,聲如驚雷滾滾。
1952年,人民勝利渠建成,開下游引黃灌溉的先河,三門峽、小浪底、故縣、陸渾。多個水利樞紐工程建立起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防洪工程體系基本形成。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新時代,黃河讓中原大地更加豐饒。
古都名城,歷史見證。大河沖積出沃野千里。歷史,則打造了一座座古都。撫摸它們的城垣,走過它們的街巷,你能聽到,中華文明厚重而有力的心跳!
鄭州
8000年前,裴李崗文化在今誕生,那是華夏文明的源頭之一,3600年前,商王朝在此建都,一段7公里的城墻遺址,至今仍在這座城市中守望。
洛陽,
作為十三朝古都,不只是政治中心,何晏玄談、二程理學,白馬佛寺、上清道觀,這里的文化一樣豐厚多彩。
開封,
擁有4100余年建城史,素稱“八朝古都”,“東風夜放花千樹,寶馬雕車香滿路”,這里是《清明上河圖》的現實藍本。[page]
安陽,
殷墟,舉世共知,3000多年前成熟的青銅文化,凝鑄在后母戊鼎(司母戊鼎)里,華夏先民對世界的原初認知,銘刻在甲骨文中。
名勝佳肴,韻味無窮。這里有“中岳”嵩山,峻極、連天、觀香、起云……七十二峰峰峰相連如巨龍橫臥,嵩山少林寺,漢傳佛教禪宗祖庭,“一葦渡江尋古剎,十年面壁練禪宗”。
這里有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營造達400年之久,“金尊十萬傳禪韻,題記三千留墨香”。
這里有堯山“清涼世界”,集奇峰、怪石、飛瀑、云海,諸般勝景,雄險奇秀,風致萬千。
這里有云臺山林泉雅致,引文人墨客鐘情往返,竹林七賢在此避世,王維在此登臨賦詩,孫登長嘯,劉伶醒酒,這里的傳奇故事怎么也說不完。
在這里,可以看陳氏太極剛柔并濟,觀少林功夫禪武合一,聽豫劇鏗鏘大氣,唱盡古今事。
在這里,可以品嘗地道的中原美食,你是否吃過燴面?葷、素、湯、菜一應俱全。你是否喝過胡辣湯?辛辣開胃,香氣濃郁。
這里還有一種令人叫絕的點心,灌湯包,先“開窗”,后喝湯,然后還滿口余香。
大智大勇,代出英雄。天地英雄氣,縱橫在其中,古往今來,河南英才輩出,南陽張衡,究天文地理,通古今之變,發明渾天儀、地動儀,始終求索不倦。[page]
湯陰岳飛,矢志收復中原,一生精忠報國。
確山楊靖宇,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抗擊日軍,彈盡糧絕,孤身與敵周旋五晝夜,壯烈犧牲。
豫劇名家常香玉,募捐義演,為抗美援朝志愿軍,賺來一架戰斗機。
河南好人也感動著中國,王鋒,火海中三進三出,換來20多位鄰居的安全,胡佩蘭,醫者仁心,退休后堅持坐診27年。
焦裕祿精神,
這些令人感佩的事跡,精神底色是相同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永遠是激勵華夏兒女,開拓進取的寶貴財富。
紅旗渠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支撐30萬林州人民,在懸崖峭壁苦戰十個春秋。
愚公精神
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古老的在新時代,也激發著河南人,奮斗不息的英雄氣概。
互聯互通,共享共贏。兩千年前,班超率領36人出洛陽,重開絲綢之路。一千年前,《清明上河圖》里描繪滿載貨物的駝隊緩緩開進汴梁。
而今日河南,正書寫著新時代,更新更快的“中國速度”。
這里有國內率先成型的米字形高鐵網絡,有亞洲首座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客運樞紐站——鄭州東站。有每周往返各8趟的鄭州中歐班列。
高速公路總里程6500多公里位居全國前列。
鄭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開通全貨機航線34條,通航城市37個,空中絲路越織越密,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
首創跨境電商保稅通關模式,海關通關效率,達到每秒500單,跨境E貿易領跑全國。
一個古老的河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生機勃發。
一個開放的河南,積極互聯互通全球,共享共贏。
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
以古聞名,無愧千年傳承
這里是河南!(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