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來自臺灣手機設備供應鏈的消息人士稱,蘋果公司全新iPhone XS系列產品在最初的狂熱消退之后,其市場需求可能會在2018年晚些時候放緩,原因主要是新設備的定價過高,尤其是iPhone XS Max。
消息人士表示,顯示這種趨勢的一個重要跡象是,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第一波銷售熱潮不如上一代iPhone 6的熱度,因為iPhone XS Max極高的價格讓消費者跑開了。消息人士還稱,iPhone XS與前其前代比并無多少新增功能。
消息人士評論稱,如果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銷售勢頭確實如預期那樣放緩,或者這兩款新產品的全球銷量低于預期,蘋果可能會像iPhone 6s和iPhone 7一樣,大幅度地減少對供應鏈制造商的訂單。
雖然一些分析師對即將于10月底上市的iPhone XR的銷售前景表示樂觀,但考慮到iPhone XR相對于高端Android手機的性價比并不特別令人欽佩,因此一些供應鏈來源持相當保守態度。
臺灣媒體昨天報道稱,蘋果據稱已將更多iPhone XR的訂單從和碩聯合(Pegatron)轉移給富士康(Foxconn Electronics,也即 “鴻海精密”),因為和碩聯合的產能限制和一些關鍵零部件的發貨延遲而導致生產放緩。該報道稱,蘋果最初將LCD版iPhone XR的訂單主要給予了和碩聯合和富士康,給予和碩聯合的訂單占總訂單的50-60%,給予富士康的約占30%。
然而,蘋果最近已將給予和碩聯合的iPhone XR訂單比例降至30%以下,同時將從和碩聯合減下來的那部分訂單給予了富士康。該報道還稱,和碩聯合的產品成品率低于預期,并且其在中國大陸工廠受到工人短缺的影響。
消息人士表示,供應鏈制造商可能會陷入新iPhone銷量令人失望的風險,因為這些供應鏈制造商為了獲得蘋果的訂單,已承諾投入巨資升級自己工廠的制造設備。
消息人士表示,在品牌溢價的推動下,蘋果的收入和利潤仍在強勁增長,盡管iPhone 8和iPhone X兩款產品的合計銷量遠低于前代產品iPhone 6的銷量。換句話說,如果最新款iPhone的銷量低于預期,蘋果的表現可能不會受到影響。
不過,在供應鏈方面,除了臺積電(TSMC)和大立光電(Largan Precision)——這兩家公司都聲稱自己具有技術優勢——以外,包括和碩聯合和大多數PCB制造商在內的其他供應商,2018年以來截止目前為止,他們的利潤還都沒有明顯改善。
彭博社最近發布的的一份報道顯示,隨著他們出貨量的增長陷入停滯,臺灣蘋果供應商的股價已經出現下跌。例如,富士康的股價自2017年年中創下歷史新高以來,截止目前為止已經下跌了38%。
事實上,在2018年上半年,富士康的凈利潤為415.7億元新臺幣(約合13.5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42%。在2018年上半年,富士康每股收益為2.4元新臺幣,而去年同期為2.66元新臺幣。
此外,消息人士還不無憂慮地表示,鑒于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可能會繼續升級,中國市場對蘋果新手機(尤其是支持雙SIM的iPhone XR)的需求是否會繼續升級,仍有待觀察。(天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