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長假將至,證券、期貨等交易市場均將休市,投資者如持倉過節將面臨一定的突發事端或外圍市場風險。“不休假”的理財渠道依舊不少,投資者如果能充分利用,有效提升資金收益,賺一筆“過節費”并非難事。
銀行理財
優勢:收益率有所小幅跳漲、適合鎖定中長期收益
劣勢:收益率整體走低
最近兩日,打上“中秋”“國慶”節日專享的產品陸續亮相。記者梳理發現,在整體收益率走低的情況下,部分中小銀行推出的節日特供產品收益率還是有所小幅上漲。以某股份制銀行為例,9月20日早上推出了3款“中秋特供”產品,有兩款5萬元起購,期限均為182天,年化收益率5.18%。一款100萬元起購,年化收益率5.2%。
普益標準研究員提醒: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申購期限,有些理財產品申購期限甚至跨越了十一長假,這意味著長假期間該理財產品是不會帶來任何收益的。
通知存款
優勢:安全性有保證,收益高于活期利息
劣勢:收益率缺乏足夠吸引力
長假期間,想要穩定地取得高于活期利息,有一個簡單方式就是辦理1天或7天期限的通知存款。據各大銀行官網掛出利率顯示,通知存款一般分1天和7天兩種期限,利率通常為0.55%和1.1%,是活期存款利率0.3%的近2倍和將近4倍。現在各家銀行一般都可通過手機銀行隨時辦理通知存款。
光大銀行理財師張海濤提醒:在支取存款方面有一些約定值得注意。1天通知存款必須提前1天通知約定支取存款,7天通知存款則必須提前7天通知約定支取存款,否則通知存款到期后便會自動轉為活期,這時的利息就會很低。
貨幣基金
優勢:變現靈活,投資門檻低
劣勢:多只貨基提前“關門”、收益率下行
中秋節假期臨近,從9月20日起,多只貨幣基金提前閉門謝客,暫停申贖的時間長達5天。從市場表現看,貨基收益率下行較為明顯,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破3%。對于走勢,考慮到貨幣基金仍然具有現金管理和避險功能,同時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即將到來,季末考核也可能會階段性造成流動性的結構性緊張,在某些時段,貨基收益率預計或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脈沖式上漲。
申萬宏源分析師孟祥娟提醒:貨幣基金變現靈活,投資門檻低,但要特別留意相關產品的申購、贖回時間跨度。如果有資金需求的投資者,更應該事先做好安排。
國債逆回購
優勢:安全性強、超短期投資品種
劣勢:中長期收益吸引力不足
如果錯過貨基的節前最后申購日,還有什么方式可以享受到中秋假期的理財收益呢?國債逆回購也可以作為節前“上車”的投資方式。
每逢長假,國債逆回購總會出現一波收益高峰,事實上,昨日開始,市場已經開始顯現短暫的收益攀升。
國際金融理財師何蘭提醒:國債逆回購安全性強,投資者可以選擇購買較短期限,剛好能覆蓋假期,盤活閑置資金,投資者若覺得利率相比于存活期劃算,也是可以操作小賺一筆。
實物金與紙黃金
優勢:長期投資風險相對較小,交易靈活
劣勢:受外圍因素影響,短線波動大
記者從市內銀行了解到,中秋國慶期間,國內期貨市場均將休市,商業銀行的個人實物黃金、黃金T+D業務也將暫停,但紙黃金業務則正常交易,周六、日照常休市。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交易。
中銀國際期貨分析師肖銀莉提醒:黃金重返1200關口上方,因美元下跌,吸引一些買家重新投資貴金屬。當前金價仍陷入區間震蕩格局,后市走勢仍將受到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