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大學畢業就在《天下糧倉》中飾演乾隆。
《隋唐英雄傳》中的羅成深入人心。
《繡春刀》劇照。
聶遠(左)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拍《道高一丈》。
聶遠在《延禧攻略》飾演乾隆,通過這個角色讓他學會了如何保養皮膚。
聶遠和女兒。圖片來自聶遠微博
聶遠一臉困惑,他不明白網絡彈幕上網友為什么要叫他“大豬蹄子”。
為這事,他早前專門發了微博,問網友那是什么意思?這也是采訪之前征集粉絲問題中,最多人問的問題。當記者問他“現在弄清楚了嗎”,他摸了下額頭,仍舊一頭霧水,“還真是沒完全參透,這讓我真的困惑。本來我就懵,我身邊比較年輕的工作人員給了很多種解釋,我就更懵了。當我知道這個詞不是貶義和褒義的一種概念,它是一種含有很多內容的糾結說法,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挺好玩的。”記者告訴他這是代表臉上滿有膠原蛋白的意思,他急忙擺著手,“不不不,他們是在糊弄我,逗我玩呢,你知道嗎?”
“我覺得真誠比什么都好。”這是采訪中聶遠說的第一句話,采訪在他眼中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很清楚媒體的訴求和他的需要,不指望別人能通過一次交談要對他有多深的了解,只希望在能力范圍內給讀者呈現最真實的自己。《延禧攻略》的熱播,讓飾演乾隆一角的他翻紅了。這次,聶遠交出的乾隆與以往有些不一樣:毒舌本性暴露無遺,寵妻又傲嬌,甚至有點“頑皮”,而他也被觀眾們親切地稱為“大豬蹄子”。
出道20多年,經過無數高低起伏,聶遠這一路走得有些隨性,被問到“你覺得自己紅過嗎?”他反問記者什么叫紅過?“我的觀點是演員就是演員,要拿作品說話。比如你今天的作品演出來你自己都不敢看,那肯定有問題。紅不紅是機緣巧合的東西,我覺得沒差別,生活里的我也挺不修邊幅的,穿個短褲,趿拉板鞋,可能一身加起來不到500塊錢,但我過得開心,也舒服。雖說命運很難把控,但我心態一直挺好,不會喜怒無常,只要珍惜時間和機會演好戲,我挺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