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據中國民航局官方網站消息,7月31日,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會議上指出,當前通用航空發展“放管服力度加大,政策引導效果顯著,制度性障礙仍需破除,發展活力還需釋放”,要堅持改革創新,狠抓薄弱環節,打好改革攻堅戰,促進通航發展再上新臺階。
據統計,今年1-6月,我國有93座通用機場獲得頒證,是歷年頒證總和的1.2倍,目前已頒證可保障通航起降的機場達到404個(含運輸機場231個);凈增118架通用航空器,在冊通用飛機達到2415架,同比增長9.5%;實名登記的各類無人機達到23萬架,6月1日至7月25日,已有2543家企業在線獲得無人機經營許可證;運營企業增速迅猛,新增通航企業39家,總數達到392家;飛行量漲幅明顯,截至6月底,已完成通航飛行43萬小時,同比增長14.7%,通航各發展指標向好,整體呈現出“熱起來、飛起來”的良好態勢。
馮正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通用航空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對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確定的發展目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狠抓薄弱環節,打好改革攻堅戰,促進通航發展再上一個臺階。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實分類管理。民航局已經印發《民航局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創建一套獨立完整、科學適用的法規體系,培養一支融合職業化與社會化需要的人才隊伍,做實一組創新包容、監管適度的工作機制,搭建一個公開透明、集約共享的服務平臺,力爭用2-3年的時間,初步建成與我國通航發展起步階段相適應、有別于公共運輸航空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分類監管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
二要攻堅克難,實現重點突破。加快推進通航法規的立改廢,從管理事項是否必要、管理標準是否適用、管理方式是否恰當和管理程序是否簡便四個要素,全面評估通航規章標準,與時俱進推進立改廢;加快通航機場建設,加快審批進程,確保《通用機場分類管理辦法》等政策落地,對已建成的通用機場要盡快頒證,規范機場對通航企業的收費;著力提升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做好《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加快推進ADS-B、北斗等技術設備在通用航空領域應用,提升通用航空器活動的監視追蹤能力,加快完善基礎性航空情報資料體系,進一步簡化飛行計劃申請審批報備程序;不斷完善通航補貼政策,加大對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等社會公益特征明顯的服務領域的支持力度。
三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試點工作。對最早批復的一批試點要做好總結,新近批復的試點要按期推進,并進一步拓展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私人飛行等新的試點領域,增加政策供給,盡快開展試點。
四要打通管理通道,匯聚發展合力。通用航空最明顯的特征是社會化屬性,要動員社會力量,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發展通航的積極性,做好四川省低空空域改革試點、懸掛直升機飛行障礙球、通航水上運行監管等工作;要充分發揮中國航協的橋梁作用,促進行業自律,維護會員企業權益,推動提升通用航空發展水平,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通航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