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蕩調整的2018年上半年結束了,固收類基金表現出色,權益基金黯然失色。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下,下半年基金該如何投資?是跟蹤價值還是布局成長?是買點QDII還是布局債基避險?
好買基金、盈米財富、格上財富、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港股06099)、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診股)(港股06837)、中銀國際、上海證券等8家機構,對2018年下半年或者7月基金池給出了他們的建議。綜合來看,這些機構普遍認為,2018年下半年市場大概率仍維持震蕩尋底格局,配置權益基金重點是“均衡配合”、“謹慎樂觀”、“重點選股能力”等為篩選關鍵詞;績優債券基金可成為長期配置標的;下半年投資需要降低收益預期、關注風險,可利用貨幣基金作為股市風險的避風港。
整體思路:
控制風險 降低預期
下半年該如何配置基金?大多數分析師觀點是需要控制風險、降低預期。
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表示,下半年投資基金要對收益適當降低期望,加大對于資產配置比重的調整,選擇每類資產中性價比最高的細項資產,適當增加貨幣基金的持有比重。
盈米財富FOF研究院負責人表示,在當下這個時點談基金投資,最佳的方案是考慮三年投資期限,這樣有較好的心態去等待資產的高性價比時刻,在下跌階段分批買入,等待經濟復蘇之后的財富增長。若投資期限為半年,則更多需要考慮預期差帶來的博弈機會,那就是保持底線思維(比如保持權益倉位20%左右),不要追漲,如果發生突破底線的事件,可加大權益倉位,但對一般人而言最好也不要超過50%。
“未來從中長期看權益資產應該是好于債券類、黃金類資產。但是在短期情況下可以把黃金類資產當成看跌期權。債券類資產做一種平抑整體資產波動性的布局。”盈米財富FOF研究院負責人表示,要把控住自己資產的流動性,在合適的價格去拿優質的資產,尤其是權益資產。
而招商證券基金中期投資策略則顯示,建議高風險偏好的投資在基準比例的基礎上高配權益類資產,偏股型、債券型、貨幣型配置比例為60%、20%、20%;而中等風險偏好投資者對偏股型、債券型、貨幣型配置比例為50%、30%、20%;對于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偏股型、債券型、貨幣型配置比例為40%、20%、40%。
股基配置:
“謹慎+成長”角度
均衡配置、謹慎樂觀、選股能力,成為不少機構看下半年選擇權益基金的關鍵詞。
好買基金分析師雷昕表示,展望下半年,機會將大于風險,貿易戰“打與和”的納什均衡在中美兩國之間基本達成共識,而存量博弈下緊張的流動性也有望在A股正式入摩、外資入市門檻降低等變化上得以緩解。因此“謹慎+成長”兩個策略關鍵詞將在中期尋求平衡,相信“增配產業機構升級的新興方向”的超額收益確定性將愈發明顯。
而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表示, 對于下半年,股票型基金建議選擇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通信、電子等行業基金進行投資,或者選擇選股能力較強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
國金證券表示,下半年的基金投資,結合A股市場的特點有以下三個維度可適當關注。首先,在震蕩幅度加大、均值回歸特征為主的市場環境中,基金經理的操作也充滿挑戰,具備突出投資管理能力的靈活型基金仍可發揮其優勢。其次基金選擇仍應立足選股能力,能夠穿越不同市場風格和周期的基金經理可作為關注重點,作為具有長期業績持續性的產品,也是基金配置中較好的底倉品種。在短期市場情緒低迷的背景下,可適當側重選股能力突出且風險水平稍低的基金,隨著下半年市場企穩、估值水平的提升,可切換至其中彈性稍大的產品。最后,淡化風格、均衡配置。比如消費升級且業績決定性更強的大消費板塊、產業升級背景下的科技創新板塊、具備低估值優勢的金融行業,可適當平衡。同時從市場節奏的把握來看,重點儲備成長風格產品,伴隨著估值吸引力的提升、政策面支持的累積,成長風格基金有望發揮其高彈性優勢。
上海證券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資金在不同主題、板塊間迅速輪動,造成投資機會轉瞬即逝,與其追逐短期市場的起起伏伏,不如尋找業績和基本面有支撐的個股。具體操作上,建議注重基金的選股能力,關注兩大主線:中大盤價值型基金存在長期入場機會,尤其是側重配置估值與業績相匹配的行業龍頭的基金;選股能力較強的戰略新興產業基金,許多行業 如消費電子、云服務、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正在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盈米財富FOF研究院負責人表示,下半年自下而上選上市公司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勝出的概率大。如果投指數基金的話需要評估的時間更長遠一些,而不是就看下半年。應該從現在這個時點看三年、五年以上,至少要過2020年,才大概率會有比較好收益,現在是一個播種期。
債基:重點關注
高等級、短久期品種
下半年布局債券基金,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投資能力較強的品種,尤其是重倉利率債或者高等級信用債的基金。
雷昕表示,二季度全球貿易摩擦加大了市場整體的避險情緒,債市作為避險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場青睞,導致其需求有所增加。但需要關注的是市場信用風險近期在邊際抬頭,民營企業和一些上市公司的風險事件的爆發對整體債市情緒有所打壓,特別是近期中低評級債券拋壓有所加大。二季度債市較一季度收益繼續有所下行,下半年預期央行可能會繼續降準進行“寬貨幣”思路,一定程度上利好債市。雖然目前基本面韌性不弱,但中長期來說債市的收益率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債券型基金應選擇重倉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的基金。”張婷表示。
海通證券表示,貨幣政策從中性偏緊轉向中性偏松,債市慢牛將持續。而信用債方面分化仍較大,高等級、短久期信用債或表現更優。
上海證券則建議投資者遵循從基金公司到基金經理再到具體產品的選擇思路,重點關注具有優秀債券團隊配置以及較強投研實力的基金公司,這類公司往往信用團隊規模較大,擁有內部評級體系,具有較強的券種甄別能力和對踩雷風險的把控能力。具體到債券基金來看,可適當關注配置型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對風險的主動管理或帶來超越基準的收益。
QDII:
精選績優港股、美股基金
相對來說,更多基金研究人士建議精選績優港股、美股、歐洲基金,此外也可以關注黃金等避險資產。
雷昕表示,目前來看香港經濟基本面總體好于1997年亞洲金融(港股00662)危機前,外匯儲備充足。如果美債收益和美元繼續走強,而市場對內地和香港的經濟預期未能恢復,港幣貶值會進一步進行,并加快資本流出。從當前估值水平來看,恒生指數成分股的PE(TTM)中值,剔除負值外在13倍左右。其中不乏有一些優質個股,包括醫藥、TMT等。此外港股對于同股不同權、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議題的探索和突破吸引著更多國內外優質資產赴港上市。從目前來看,港股市場的個股機會大于市場的系統性機會。
海通證券則表示,看好美國經濟長期增長,建議繼續關注投資美國股市的QDII基金;從全球風險加大背景以及資產配置層面考慮,可關注黃金。
上海證券表示,歐洲股市的估值在橫向比較下具有一定優勢,并且歐元貶值帶來出口修復,下半年經濟修復有望超預期。新興市場在近期美元升值下,資金流出帶來估值下行壓力以及波動增大風險。綜上,建議投資者關注歐洲股市基金和成熟市場高收益債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