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雷軍給小米員工發出了一封全員信,公開證實李嘉誠、馬云、馬化騰等行業領袖和十幾萬投資者都認購了小米股票。
當天,中國頂尖的財經作家吳曉波親自撰寫長文《親愛的雷軍,你可要對得起我的20萬美元》。
他在文中指出:“上周四,我在富途證券香港營業部開戶,認購了20萬美元的小米股票。這是二十年來,我第一次開通股票賬戶。”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1月,吳曉波還專門做了25分鐘的長視頻節目《我為什么從來不炒股》。
吳曉波曾多次公開對外表示,自己理財主要就是購買房產。業界盛傳吳曉波擁有上百套房產,他自己也不諱言一年至少買一套房產,他在浙江千島湖甚至還擁有一座島嶼,早就過上了“島主”的生活。
為什么此前從不涉足股市的吳曉波改變堅持多年的看法?
他分析說自己并不是盲目樂觀,相反看到了目前資本市場大環境并不好——“先是國內的去杠桿,金融緊縮,機構的資金捉襟見肘,投資欲望急速下降。隨著A股行情的惡性下滑,大體量的CDR計劃意外擱淺。而去年在香港率先登陸的幾家獨角獸公司股價相繼大幅下挫,有的甚至跌破發行價,愁云密布,信心喪失。而暴風驟雨般的中美貿易戰,又為中國公司的國際化籠上一層濃濃的陰影。觀望,成為最大公約數。”
大環境如此不好,很多投資者都采取了持幣觀望的態度,吳曉波卻甘愿打破“從不投資股市”的戒律,甘心從公開市場直接購買小米股票,背后自有其深刻洞見——“在我看來,小米既不是下一個costco,也不會是另外一個亞馬遜,小米的未來價值是,它就是小米。
據雷軍公開信介紹,此次小米IPO發行價17元港幣,估值543億美元,已經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小米一共有超過7000名員工持有股票或期權,最早期的VC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今天的回報高達866倍!
吳曉波指出自己投資小米主有三個原因。
其一,小米手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第一個真正在口碑的意義上被引爆的千億級硬件產品,它用“米粉”重新定義了消費者關系,如果在未來,超級會員模式被跑通,那么,科特勒的營銷教科書可能要重寫了。
其二,雷軍“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商業哲學,符合當今中國的新中產需求,也就是說,在品質和審美提升的前提下,中國商品仍能維持成本制造上的規模優勢。
其三,雷軍在創辦小米手機公司的同時,通過孵化和天使投資的方式,小米公司和它的200多家生態鏈企業,形成了以價值觀、消費者關系和資本為連接的泛商品集團,它的機動性、內生淘汰機制和組織的扁平化,可以讓公司免于陷入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所謂的“創新者的窘境”,以保持激進的跨界打擊和破壞者姿態。
“僅這三點而言,小米模式屬于中國,前所未見,并有一定的全球新商業普世價值。”除了冷靜理性的分析,吳曉波還從企業家的視角分析了長期看好小米的重要原因——小米有雷軍。
“小米的核心投資價值其實是雷軍,如同馬云之于阿里,馬斯克之于特斯拉。這位中國企業界的“拼命三郎”,明年即將50周歲的中年人,他對自我的期許是小米最大的溢價。在一個市道極度低迷的時刻選擇上市,543億美元的IPO估值,對于一家創業八年的年輕公司來說,已經算是一份極大的褒獎。”
這一次出資購買小米股票,是他第一次以真金白銀來支持他看好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