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1日電 據工信部信息中心網站消息,工信部信息中心20日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據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介紹,這是國內第一份官方發布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目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從上游的硬件制造、平臺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各領域的公司已經基本完備。
數據來源:工信部信息中心
以此同時,互聯網巨頭也在區塊鏈領域積極布局,推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目前,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互聯網行業巨頭紛紛加入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場景應用中來;多地政府積極從產業高度定位區塊鏈技術,政策體系和監管框架逐步發展完善。
《白皮書》指出,區塊鏈應用加快落地,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構建“誠信產業環境”,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正在成為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支撐。
根據《白皮書》總結,目前我國區塊鏈發展有六大特點:我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方興未艾;地域分布相對集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區塊鏈應用呈現多元化,從金融延伸到實體領域;實現“協作環節信息化”,助力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技術濫用導致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忽視;產業政策體系逐步構建,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區塊鏈產業未來將如何發展?《白皮書》指出,有以下六大趨勢:
一是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辟國際競爭新賽道。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正在成為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
二是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區塊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價值傳輸過程中完整性、真實性、唯一性的問題,這將催生大量創新合作場景,構建創新創業新生態。
三是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未來三年將是傳統行業與區塊鏈更緊密融合的時期,隨著區塊鏈開始改變市場結構,企業將會關注到商業的變革,帶有智能合約技術的新生態系統會被整合到在現有行業中,新型的商業模式和監管服務模式將會涌現,社會企業數量將會大大增加。
四是區塊鏈打造新型平臺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區塊鏈借助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技術大幅降低契約建立和執行的成本,打破信任障礙,實現去中介化,打造真正的共享經濟,全面開啟共享經濟的全新時代。
五是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基于區塊鏈系統,基本上可以較為有效地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實現“可信數字化”,為金融機構投資、貸款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基礎信息,極大地降低了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風險。
六是區塊鏈監管和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發展,區塊鏈標準將繼續逐步完善,這對構建和完善區塊鏈產業生態,促進區塊鏈技術場景落地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