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5月7日消息,停牌仨月的融鈺集團終于在5月2日復牌了,但面對的確實“迎頭棒喝”,復牌四跌停,加上停牌前一日的跌停,以停牌前第二日即1月31日收盤價14.28元,與當前8.43元核算,股價跌去40.9%,市值縮水48.1億元。
金谷信托兩產品合計浮虧超1.35億
從最新的十大流通股東數據來看,陜國投信托、長安信托金谷信托、華鑫信托、廈門信托、國投泰康信托、光大興隴信托等多家信托旗下多只產品位列其中。
|
從信托持有買進該股的歷史公開數據來看,金谷信托旗下兩產品持有該股,合計浮虧1.35億元,廈門信托浮虧6665.4萬元,華鑫信托浮虧7022萬元,光大興隴信托浮虧4744萬元。
|
股價暴跌的直接原因
此前,有多只個股在無明顯利空消息的情況下跌停,包括奧瑞德、摩登大道等,這些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往往被多個信托或資管產品占據,而這些信托和資管計劃踩踏出逃,股價連續無量跌停式下挫。
從今日“五檔盤口”來看,賣一顯示超186萬手賣單,按照當前股價8.43元來算,高達15.69億元封單。
|
自身原因:業績巨虧:一季度虧損831萬元
公司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2700.89萬元,同比增長109.84%;電氣設備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6.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1.29萬元,同比下降238.2%,電氣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7.23%,公司每股收益為-0.01元。
此外,公司預計2018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1.35萬至648.65萬,同比變動-119.91%至-73.71%,電氣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7.23%。
重組“難產”才是真原因:歷史上多次重組不利 業內稱這次重組像“煙霧彈”
在停牌前的2個月,融鈺集團為保持股價穩定,曾連續籌劃4次重大事項停了4次牌。
融鈺集團前身是永大集團,傳統業務永磁開關產品下游客戶集中于如鋼鐵、化工、煤炭等傳統行業,近幾年業績持續下滑。在此背景下,融鈺集團在2016年提出打造金融控股平臺的計劃。
融鈺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目前其已形成傳統業務、創新科技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等三大業務板塊。
融鈺集團一度打算收購從事第三方支付及互聯網借貸平臺業務的??迫谕ǎ罱K卻因“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政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告終。
2017年4月,融鈺集團曾披露,擬購買保險行業資產,預計交易額約10億元。兩個月后,重組的標的從保險行業資產變更為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新三板企業駿伯網絡,但于2017年9月宣布終止重組。
融鈺集團早些時候還曾宣布與聯保集團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擬以23億至28億元的價格,收購聯保經紀100%股權,希望借此完善在泛金融領域產業布局,進軍保險經紀行業,但之后沒了下文。
如今,融鈺集團又要收購號稱“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科技企業”黃埔股份,最終能否成行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表示,融鈺集團頻繁公布重大事項的消息,更像是其向資本市場釋放的“煙霧彈”,并非真心想要收購轉型。(公司觀察 文/高云)
責任編輯:高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