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拉開帷幕。
從已披露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基金都在二季度進行了加倉,有新基金正在接近滿倉運作。當前震蕩的市場走勢下,風格更傾向于成長,科技、新能源、消費和醫藥板塊成為新基金的重倉首選,這些板塊給基金在二季度帶來了明顯的超額收益。但也有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表示,會淡化市場風格選股,做到精選個股。
新基金接近滿倉
目前已有恒越基金、東方紅資管、中銀基金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公布了二季報,涵蓋混合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從已公布的全部混合型基金二季報來看,大多數股票倉位相比一季度都有加倉。
二季度的A股市場走勢震蕩顯著,順周期板塊、成長板塊都曾有過走強表現,這種結構化明顯的行情也增加了基金經理的調倉選股難度。不過,從目前的幾只混合型基金調倉情況來看,基金經理依舊青睞新能源、醫藥和消費板塊,這些板塊也是眾多公募基金經理過去兩年以來的抱團核心資產。
成立于2017年的恒越基金更新了旗下多只基金二季報。作為一家新基金公司,恒越基金多只基金都是在今年一季度成立,在二季度持續加倉,這家公司的新基金也正好趕上了二季度A股的震蕩市場走勢。從個別基金凈值表現來看,因為踩中了板塊的風口,獲取了明顯超額收益。
根據恒越優勢精選混合公布的二季報,該基金股票倉位達到93.82%,自從3月30日成立后,短短3個月就接近滿倉運作,前十大重倉股主要有科技、新能源、白酒和醫藥板塊。基金經理為葉佳。
據了解,葉佳與另一位基金經理高楠一同管理的恒越核心精選混合也公布了二季報。該基金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除了配置白酒、新能源、電子之外,還配置了家電、服飾、物業等個股,股票倉位達到84.76%。
高楠單獨管理的另外3只混合型基金也公布了二季報。恒越研究精選混合、恒越成長精選混合、恒越內需驅動混合,這3只基金雖然名稱各異,但是前十大重倉股卻有許多相似之處,算上恒越核心精選混合,這4只基金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均有重合部分,且前三大重倉股均是某只家電股和某兩只白酒股。
此外,中銀基金也公布了旗下混合型基金中銀醫療保健混合的二季報,與前述幾只基金不同,該基金是一只風格明顯的醫藥主題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均為醫藥、醫療等細分領域個股,股票倉位為86.81%,較上一季度末有小幅加倉。除了混合型基金率先公布二季報外,東方紅貨幣、中銀瑞福浮動凈值型貨幣、中銀豐實定開債券等貨幣和債券型基金也披露了報告。
下半年市場看成長
二季度的市場延續了震蕩走勢,雖然宏觀經濟正在逐漸修復,但是在股票市場,各個熱門和冷門板塊之前都有上演過快速輪動行情,這種結構分化的現象非常明顯。從目前基金經理的二季報投資策略來看,有關成長風格投資的策略所占比重較多。但也有基金經理認為,需要淡化市場風格和主題。
高楠管理的多只基金投資邏輯是自下而上,尋求未來幾年業績快速且高質量增長的優質成長股,這對于企業的要求便是需要未來具備較大的成長空間和足夠的確定性。
高楠表示:“給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盈利天花板以及增長確定性的公司貼上簡單標簽,無法準確地把握結構性機會。脫離個股分析直接討論板塊機會或市場風格是本末倒置的。”
高楠還提及,在未來的操作中仍會堅持淡化市場風格、淡化行業標簽,繼續堅持從個股基本面維度出發去評估持倉的預期收益和風險。
恒越優勢精選混合基金經理葉佳在二季報中提及,長期看好消費品、新能源汽車及其產業鏈、醫藥等。在此高景氣度行業內,尋找具備競爭優勢的優質成長股。
成長板塊似乎正在被基金經理一致看多,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總監兼基金經理王大鵬在中期投資策略會上也表示,周期性行業的投資機會可能較上半年有所弱化,相對看好受益于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的大消費板塊以及下半年利潤趨勢向上的成長板塊。具體來看,消費板塊中相對看好醫藥、食品飲料、消費建材及家電等行業;成長板塊中相對看好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人工智能等行業;此外,周期板塊中化工行業也可能有結構性機會。
建信基金稱,下半年的市場風格上,成長風格仍將是中長期主線。盡管階段性利率回升、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對估值有所壓制,但中長期景氣預期對估值仍有支撐,短期市場走高后預計回歸震蕩,等待年底利率再度回落和估值切換的機會。
關注高景氣度行業個股
隨著基金二季報以及上市公司相關公告的陸續披露,基金機構在年中之際的排兵布陣開始顯露。在投資難度加大的當下,基金機構眺望未來的投資方向顯示,基金機構的觀點有不少變化。
除基金二季報外,近期還有上市公司公告透露了部分頂流基金經理的最新操作。例如,日前巨星科技公告顯示,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郭斐管理的交銀經濟新動力、傅友興管理的廣發穩健增長、歸凱管理的嘉實新興產業、李競管理的東方紅啟東三年持有、歸凱管理的嘉實核心成長位列巨星科技的前十大股東。與一季度末的十大股東及股東持股數量相比,睿遠成長價值增持134.43萬股,交銀經濟新動力混合增持292.67萬股,廣發穩健增長持倉1780萬股,東方紅啟東三年持有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186.65萬股。
隨著基金季報的披露,基金經理也傳遞了最新的市場觀點。中銀基金劉瀟指出,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經濟復蘇趨勢確立,疫情受損的線下服務業、制造業快速復蘇,國外疫情二次暴發,出口型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關注疫情帶來的生物科技行業的加速發展,持倉聚焦到中長線競爭力提升的創新藥、CRO/CDMO、創新手術器械耗材、診斷、疫苗、藥房、中醫藥消費品、醫療服務等行業龍頭。
總體來看,首批披露基金二季報的基金持倉比較聚焦高景氣度行業,增加電氣設備、化工、電子、生物醫藥的配置,仍然較看好消費品、醫藥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