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期限越長,相應的利率會越高。”對不少金融消費者而言,似乎已習以為常。然而,這樣的“慣例”正在被打破。
中長期存款利率現“倒掛”
“五年期存款利息還沒有存三年多。”近日,消費者王女士在辦理定期存款時,驚訝的發現,目前三年期存款利率為3.15%,而五年期存款的利率僅為2.75%。“以前都是存款期限越長利息越多,現在怎么變了?”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根據起存金額或客戶類型的不同,最高可達到3.15%,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則統一為2.75%。這也意味著,部分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以建設銀行為例,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根據起存金額有所不同,其中,50元起存的利率為2.75%,而當存入金額達到2萬元、3萬元、5 萬元的情況下,利率分別為2.92%、3.02%、3.15%。
除五年期定期存款外,其他期限亦與三年期定期存款相似,實際利率在“掛牌年利率”與“專屬最高年利率”之間浮動。其中,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年利率”分別為 1.35%、1.55%、1.75%、2.25%,“專屬最高年利率”則分別為1.60%、1.80%、2%、2.5%。
“我行將根據您的綜合貢獻,存期及單筆購買金額等情況,給予專屬的優惠利率”該行表示。
除起存金額外,部分銀行還針對客戶類型推出優惠利率。如工商銀行對新客、縣域潛力客戶等推出專享存款產品,其三年期定存利率同樣為3.15%,起存金額3000-10000元不等。
除利率倒掛外,還有多家全國性銀行三年期利率和五年期利率保持一致,如招商銀行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均為2.75%等。
相對于全國性銀行,城商行等區域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目前仍高于三年期,如某城商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25%,五年期利率3.5%。同時,部分1萬元起存的特色存款產品,五年期最高年利率為4%。
結合自身情況靈活配置
為何部分大型銀行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倒掛”?銀行對于未來長期利率走勢的預判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利率處在下行周期,未來銀行存款利率存在繼續下行的可能。”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短期內流動性較為充足,且面臨貸款利率長期下行帶來的凈息差壓力,銀行吸收中長期、高成本存款的動力有所減弱。
今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銀行根據市場利率變化合理調整存款利率,進一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國有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調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機構也相應作出下調。隨后,5月,多家中小銀行跟進調整定存和大額存單利率。
不過利率的走低,事實上今年以來,存款產品再度受到關注。
那么,投資者未來該如何配置存款產品?對此,相關人士指出,目前不同銀行存款利率差異較大,其中,地方性銀行三年期以內定期存款利率有上限約束,為吸引儲戶往往會設置較高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對此,可結合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靈活的資金配置。
除配置存款產品外,穩健型投資者還可關注長期國債等產品,其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定存。此外,正在研究試點的養老儲蓄作為特殊品種存款,未來或將為低風險偏好客群增加一種本息有保障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