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昆
11月27日,“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廣東站)”將拉開帷幕,粵劇《風起南粵》、話劇《花好月圓》、大型民族交響詩《粵海風》等12部廣東作品和從全國邀請的4部優秀作品將參加本次展演。這16部作品將在友誼劇院、星海音樂廳、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演出共計27場,時間持續至12月15日。
集中呈現我省現實題材創作成果
參加這次展演的作品均為近年來新創現實題材作品。
在戲劇方面,此次有粵劇《風起南粵》《驚蟄》、潮劇《贈梅記》、雷劇《挖寶記》、山歌劇《春鬧》等多部戲劇作品入選展演。
廣東省話劇院話劇《花好月圓》,通過一個廣州普通美食小店的故事,小中見大,抒發出普通百姓的大情懷。
廣東現代舞團的現代舞《潮速》,以前衛、探索的現代舞語言,贊頌了廣東勇立潮頭、逐浪爭先的歷史進程。
不少專業文藝院團也積極委約作家創作相關現實題材音樂作品。如廣州交響樂團音樂會《致春天》中的《改革開放40周年交響套曲》;《珠江序曲》則邀請享譽世界的著名作曲家陳怡,以她在廣州出生長大、身為恢復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受益者的經歷而作。
此外,友誼劇院進一步完善“項目制”劇目生產方式,與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合作孵化大型現實題材話劇《廣州站》,把已有44年歷史的廣州火車站搬上話劇舞臺;東莞長安粵劇團作為基層業余劇團,但一直都在粵劇改革創新的路上不斷前行,他們參演的現代粵劇《驚蟄》吸納了王佳納、張瑀航、卜燦榮等知名藝術家加盟。
以創新的發展理念推動創作
這些作品既注重對傳統藝術的堅守,也以創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的創作。如廣東民族樂團推出的大型民族交響詩《粵海風》將前沿作曲技法與嶺南粵風完美結合,為傳統民樂注入了創新活力;南方歌舞團打造的《輝煌的旋律》以新媒體的形式集中呈現20首具有時代印記的歌曲;廣東音樂曲藝團創演的器樂劇《揚帆大灣夢》以器樂的表現手法,結合廣東音樂和廣東曲藝表演的多樣性,開創了國內劇作形式的先河。
據悉,為了進一步推進藝術惠民工作的深入開展,培養更多舞臺劇觀眾,本次展演劇目設置了最低票價80元作為惠民票價。(張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