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持續深入推進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啟動之年。昨天,記者從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揚州市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已印發,這意味著,揚州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參與者,已按下深度參與的“快進鍵”。今年我市將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五大重點領域,重點做好40項具體工作,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織密內暢、外聯、快通交通網,長三角中心城市90分鐘到達
一體發展,交通先行。《工作要點》五大重點領域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中之重。我市將進一步織密內暢、外聯、快通的交通網絡,打造90分鐘到長三角中心城市、60分鐘到上海、30分鐘到南京的“963”交通圈。
鐵路網絡方面,我市將推動連淮揚鎮鐵路揚州段建成通車、北沿江高鐵開工建設,寧揚城際力爭工可報批;過江通道方面,將推動五峰山過江通道公路接線完成橋梁、路基、隧道和房建主體工程,龍潭過江通道主橋塔樁基完工,統籌推進潤揚第二過江通道前期工作盡快實現開工;高速公路方面,將推動京滬高速擴建工程涉鐵先導段建成,統籌推進寧鹽高速、西北繞城高速等前期工作盡快實現開工;國省干線公路方面,將推動331省道寶應段、333省道高郵東段建成通車。
人悅其行,還要貨暢其流。我市將推動揚州泰州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工可報批,加快推進高郵湖西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快多式聯運發展,做大做強“揚州港河江海多式聯運”省級示范項目,建成寶應中眾合農產品物流園貨運樞紐,加快建設韻達快遞電商區域總部基地,推動樞紐經濟發展壯大等。
推動重點產業優化布局統籌發展,放大比較優勢
在推動一體化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創新一體化是關鍵。要想激發新動能,得放大比較優勢,增創競爭優勢。我市將積極挖掘傳統優勢產業潛力,布局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裝備、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端紡織和服裝、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食品和航空等“323+1”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強化區域優勢產業協作,加速融入長三角。與此同時,還將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高技術船舶、生物技術和新醫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
聚焦“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市將爭創一批國家及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開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試點,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將主動對接國家《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工作方案》編制工作,培育工業APP300個以上,新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嵌入式軟件產品100個。
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離不開科技服務業支撐。我市將梳排編制重大創新攻關清單,推進3家省重點培育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省級試點,在機載系統、人工智能領域加快培育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左右;充分發揮科技產業綜合體孵化加速功能,打造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應用驗證等一站式、集成化服務平臺,新增省級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8家,新引進企業1000家;支持科研院所重大成果研發和創新基地、創新平臺建設, 新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成果30項;加快“數字科技”平臺建設,對接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和市“云上揚州”建設,探索成立市級大型儀器共享庫和科學數據信息庫;加快組建產業創新聯盟,推動重點企業與研發創新平臺協同、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形成“強強聯合、以大帶小”的創新格局。
生態環境共治聯保,公共服務打破“楚河漢界”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揚州既要干好“自己的事”,還要積極干好“我們的事”,在綠色發展、公共服務等問題上協同推進、一體發展。
作為中國經濟貢獻強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長三角也承受著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高排放困擾。“長三角生態環境休戚相關,我們將共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參與制定長三角固廢危廢聯防聯治實施方案;開展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規劃與專項研究;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繼續實施長江沿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和長江干流1公里范圍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入開展化工企業和化工園區專項整治;開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公共服務打破“楚河漢界”,這意味著“長三角人”可享受到更多一體化紅利。聚焦標準化、便利化,《工作要點》提出,推動就醫、教育、文旅、養老等領域實現共建共享。我市將參與研究發布統一的長三角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推動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落戶揚州,積極引進南京郵電大學來揚開設分校、研究生院;加快實施長三角三省一市跨省門診費用直接結算互聯互通,在已實現與上海、浙江地區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按照省醫保局的統一部署,積極推進與安徽之間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大運河文化帶,聚焦大運河文化帶“1+6+10”規劃體系建設,編制大運河文化帶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揚州段建設,加快實施大運河博物館、隋煬帝墓遺址公園等重大標志性項目,建成運河大劇院,舉辦2020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持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爭創國家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試點城市,推動上海30萬人異地養老項目落戶揚州;辦好“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揚州年”等系列活動,推動淮揚菜融入旅游、走向世界。(通訊員 發改 記者 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