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特約專家張進才(河南省社科院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河南要在傳統產業高位嫁接、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進而實現在新發展格局中穩位進階,讓新經濟充當主力軍。
我省新經濟企業亟須擴量提質增效。從發達國家及我國發達省份走過的產業轉型路徑看,都是依賴科技、體制機制和模式創新,促使經濟躍升到新的高度。而在2021年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中,我省上榜的企業營收以百億計、利潤以億計,與榜單上營收以萬億計、利潤以千億計的前幾名企業相比,差距較大。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產業素質及其支撐的企業競爭力。在新發展格局下,培育新經濟動能、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新產業和企業迫在眉睫。
錨定科技創新“關鍵點”,積極培育創新龍頭企業。必須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創造良好產業優育環境,營造良好氛圍;抓好切口、選好賽道,久久為功;科學謀劃處理好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關系。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培育創新龍頭企業。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和企業家,要大力激發企業家創新精神,積極培育創新龍頭企業和“瞪羚”企業。
創造企業創新的推進及風險分擔機制。發展新經濟需要長期資本的投入,這就要求改革投融資機制,在體制機制上形成新動能。新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和高淘汰率,要積極發展各類基金、各層次資本市場,引導社會共擔風險、分享收益。
平衡好產業間關系。傳統產業通過新的要素嫁接,也可能成為新經濟的引領者。傳統產業是河南工業經濟的“基本盤”,要依托它“造血”補給新興產業,而不是拋棄目前仍有競爭力和市場的傳統產業。在服務領域進行模式創新所產生的新業態,如“UU”跑腿、蜜雪冰城,已是河南發展新經濟的靚麗名片。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跟跑”“并跑”不易,培育出領跑的大產業更難。在新賽道上起步就可能有機會,不創新一定會失去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