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又又又長“胖”了!哪個區長得最多?答案來了。
7月25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2021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簡稱《通告》)。
《通告》提到,2021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342.11平方公里,相較于2020年的1284.89平方公里增加了57.22平方公里,相當于半個鄭東新區的面積。其中,新鄭市“塊頭”最大,鄭州經開區“長”最多,一年增加6.88平方公里。
鞏義市建成區面積突破100平方公里
根據《通告》,2021年鄭州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744.15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342.11平方公里。與2020年相比,分別增加34.46平方公里、57.22平方公里。
各縣(市、區)建成區面積都有多大?數據顯示,中原區65.53平方公里,二七區70.52平方公里,金水區85.72平方公里,管城回族區77.74平方公里,惠濟區72.42平方公里,鄭州航空港區105.02平方公里,鄭東新區115.94平方公里,鄭州經開區85.26平方公里,鄭州高新區66平方公里;鞏義市100.61平方公里,登封市82.3平方公里,新密市90.42平方公里,滎陽市81.84平方公里,上街區34.12平方公里,新鄭市131.4平方公里,中牟縣77.27平方公里。
從數據上來看,新鄭市、鄭東新區、鄭州航空港區、鞏義市“塊頭”位列前四,均超過了100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鞏義市建成區面積突破了100平方公里,相比于2020年增長了6.34平方公里。
鄭州經開區建成區面積一年“個頭”長了6.88平方公里,增長最多,其次為鞏義市、新鄭市。金水區建成區面積增長最少,一年僅增加0.65平方公里。
建成區面積擴大,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
城市建成區面積統計,意義何在?據了解,城市建成區面積數據對于城市建設、管理和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它是判斷城市發展規模和階段的重要指標,是判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礎數據,反映了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與現代化水平。
近5年,鄭州一直在“長”大。根據往年數據,2017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830.97平方公里,2018年達到了1055.27平方公里,首次突破1000平方公里大關。2019年,又比上一年增長了126.24平方公里,2020年又比2019年增長了103.38平方公里。而2021年增長了57.22平方公里,增長最小。
對此,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員李政新表示,隨著城市的發展,建成區面積的擴大十分必要,對于聚集更多優質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增加基礎設施等都有意義。
“產業的增長、人口的增加,需要新的空間落地與擴大,同時要注意面積的擴大與城市高質量發展并行,加大高層次現代制造業、服務業的提升,最終帶動人均GDP增長。”不過,李政新也表示,與北京、廣州等國家中心城市相比,鄭州建成區面積還有待提升。
建成區面積、城區人口是衡量城市建設最關鍵的兩個指標。而根據鄭州市統計局最新數據,2021年末鄭州常住人口1274.20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12.50萬人,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第11位。“鄭州向來吸引力十足,希望通過有力的規劃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李政新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王丹實習生肖欣雨)
關鍵詞: 鄭州又又又長胖了 鄭東新區 鄭州經開區 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