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灣跨海通道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連接南山港區的疏港貨運通道。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葉振峰 攝
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4月18日,媽灣跨海通道右線盾構掘進順利突破1000米大關,預計可在2022年四季度實現貫通。
媽灣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前海自貿區媽灣大道與月亮灣大道交叉處,與沿江高速大鏟灣收費站及金灣大道-西鄉大道交叉口對接,全長8.05公里,是當前國內在建最大直徑海底盾構隧道工程。工程包含兩條大直徑盾構隧道,其中右線盾構段全長2063米,采用直徑15.53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媽灣號”掘進施工。“媽灣號”盾構機于去年7月15日自大鏟灣港區始發,向前海接收端掘進,于今年1月進入前海灣海域施工。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透露,4月18日,媽灣跨海通道右線盾構掘進順利突破1000米大關,盾構段累計完成約50%。據介紹,在這1000米的掘進線路上,上軟下硬段地層和全斷面硬巖分別達到576米、346米,其中全斷面巖石最高強度達到164Mpa。面對施工中的“硬”考驗和“軟折磨”,項目以狠抓工序銜接、強化設備維保、提高設備利用率為切入點,嚴控掘進安全風險。
項目承建單位中鐵隧道局集團,在盾構掘進施工中以智慧盾構TBM工程大數據平臺為依托,實現對掘進參數實時智能監控、自動預警,并可在個人終端上全時段、全地域對掘進參數進行監控。盾構掘進施工配置專職“參數分析員”,匯總地質研判、渣樣分析、刀具監測和聲音采集等信息,實現了一環一研判,一環一交底,在克服了新冠肺炎等外部重重阻力下,創造了月進尺170米的好成績。
作為深圳首條海底通道,媽灣跨海通道建成后,對于完善“特區中的特區”前海外部路網結構,連接南山港區的疏港貨運交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具有重要作用。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連接南山港區的疏港貨運通道,兼顧連通媽灣、赤灣與大鏟灣等片區的客運交通,實現前海片區的客貨分離和過境交通分流,實現城市發展空間的拓展與整合。(記者 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