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片仔癀在前一交易日股價創新高的情況下,卻開啟大跌模式,以跌停報收。和片仔癀股價相關的重要信息中,以片仔癀控股股東擬減持近30億元一事居首。對此,有的投資人“火線”表達對大股東減持的不滿,也有的認為片仔癀“上車機會”來了。
據《紅周刊》記者了解,在片仔癀股價大漲的過程中,片仔癀終端零售價持續上漲,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據《紅周刊》記者了解,在某電商平臺上,近一個月內,一款片仔癀產品已經提價31%。
控股股東擬套現近30億元
股價暴跌 加倉機會到來?
7月21日,片仔癀領漲兩市,并在盤中創下歷史新高。截至收盤,報489.76元/股。但到了7月22日股價卻走起了過山車,尾盤跌停。從消息面來看,這或緣于片仔癀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
圖1 片仔癀股價走勢
圖片來源:同花順
片仔癀公告顯示,7月21日晚間,公司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其控股股東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龍江集團”)擬自即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累計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目前公司總股本的1%,即不超過6033,172股。按照7月21日的收盤價計算,九龍江集團累計套現約29.55億元。
據Wind顯示,九龍江集團的法人代表是潘杰(見圖2),潘杰在今年4月8日接替劉建順成為片仔癀董事長。
圖2 九龍江集團公司資料
圖片來源:Wind
對于片仔癀控股股東的這次減持,片仔癀的一些中小股東有些微詞。如上證e互動顯示,有中小股東向片仔癀提問,“董事長新上任就開始減持,請問如何有效帶領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此外,也有中小股東提出質疑,控股股東選擇片仔癀股價創新高的時點減持,投資人權益如何受到保護?(見圖3)
圖3 片仔癀上證e互動首頁
圖片來源:上交所e互動
實際上,截至減持公告披露日,九龍江集團持有片仔癀的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57.92%,不到1%的減持比例并不算高。而在公司股價創新高后,便遭遇大股東減持的案例并不少見,海康威視、美的集團、騰訊控股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以海康威視為例,據《紅周刊》記者統計,自2012年以來,海康威視就發布了17份相關股東減持的公告(見圖4)。但海康威視在同期的漲幅超過1500%,其中在今年7月22日盤中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在公司基本面沒有惡化的情況下,大股東小幅減持對公司并不會有長期的影響。
圖4 海康威視歷年減持公告
圖片來源:Wind
而據片仔癀最新財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14億元,同比增長28.85%,而去年同期的增速為15.84%。因此,也有部分關注片仔癀的投資者認為,片仔癀的回調提供了“上車機會”。更有投資者認為,片仔癀就是“下一個茅臺”。(見圖5)
圖5 有關片仔癀的互動交流(一)
注:本群非營利性,僅用于觀點交流,群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感興趣的投資者可添加微信hzkzb001(或hzkzb003)入群
片仔癀零售價普漲
某平臺漲價31%
實際上,在片仔癀股價一路上漲的過程中,片仔癀終端零售價也是一路上漲,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早在6月24日,《紅周刊》發表了《片仔癀股價暴漲,價格“雙軌”,記者探秘片仔癀體驗店,真火爆還是饑餓營銷?》一文,詳細講述了《紅周刊》記者走訪片仔癀體驗店的經歷。那時的體驗館均沒有現貨銷售,甚至購買還需預約。而如今,據《紅周刊》記者了解,這樣的景象可能還在持續(見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