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圍攻之下,同程生活的步步錯
從行業老二到一蹶不振,這家昔日的獨角獸做錯了什么?
作為最早入局社區團購的一批企業,同程生活以生鮮非標品為切入口,瞄準下沉市場,生鮮品類占比達 70%,其他品類涉及居家用品及周邊服務,主要采用“上游規模化源頭直采 + 下游社區自提”的模式。
同程生活自誕生以來就頗受資本青睞,成立至今,同程生活共獲得 8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百果園、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同程資本等知名機構。
資本助力下,同程生活的業務覆蓋華東、華南珠三角、西南等地區。靠著此前積累的用戶口碑和良性履約,同程生活在 2020 年過得還算不錯,GMV 接近 100 億元,彼時興盛優選的 GMV 在 400 億左右。
頂住了巨頭們的轟炸,何鵬宇曾自信表示 2021 年,同程生活的 GMV 將達到 300-500 億元,公司實現整體盈利。但對比巨頭們的同期目標,我們很難想象,市場還有多少蛋糕能留給同程生活 —— 美團優選年 GMV 目標 2000 億,多多買菜目標 1500 億,橙心優選目標 1000 億,興盛優選目標 800 億。
現實是殘酷的,2021 年,同程生活開始節節敗退。知情人士稱,過去一個季度同程生活的單量大幅下滑,相比高峰期已經跌去 60% 以上。
由此帶來的資金緊張問題直接影響了同程生活的現金流,也造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局面。據稱,今年 5 月起,同程生活就出現回款不及時的情況了,但當時同程生活表示將有融資進入,資金上不會有問題,加上 6 月疫情加大了同程生活的采購量,讓供應商們相信平臺能夠支付貨款。
面對如此窘境,同程生活也曾嘗試自救。在決定轉型之前,同程生活曾和市面上幾家社區團購企業京東和阿里,甚至字節跳動交涉過收購意向,但最終未能成功。
賣身失敗,同程生活決定與抖音合作探索小 B 端轉型新出路。據悉,今年 4 月起,用戶可以通過抖音本地頁的社區團購入口,直接進入同程生活,同程生活也鼓勵團長和品牌進行直播帶貨。遺憾的是,資金問題沒有給同程生活太多時間來試錯。
在轉型期間,同程生活放棄了兩個重要陣地,斷絕了兩大收入來源,也讓供應商們的不滿情緒進一步升級。4 月,有報道稱,同程生活暫停湖南地區的運營、關閉了團點。近日,又有市場人士表示,同程生活關閉了廣東倉,當地出現了團長天天賣貨卻天天退款的情況。
伯虎財經報道稱,有供應商認為,退出湖南市場是同程生活的陰謀論。“坑人的公司,過完年就呆在我們服務站,給我們畫大餅,等我們門面交費完,清完倉庫直接給我們關服務站,通知退出湖南市場。”
警鐘敲響,轉型還是出局?
同程生活的轟然倒下,也給社區團購行業敲響了警鐘。
同程生活抓住社區商業風口,瞄準下沉市場,其商業邏輯并沒有錯,但社區團購依托低門檻的社群面向 C 端用戶做商品信息推薦與商品低價銷售,準入門檻非常低,因此非常容易被大資本收割。
相比之下,資金問題卻是當下社區團購賽道的從業者普遍面臨的問題,包括融資不暢、利潤微薄等。生存尚且難以維系,如何去和那些持續完善業務、鞏固城池的大廠們比拼?
而巨頭們有的絕不只是資金。招商證券的報告中提到,拼多多資源稟賦優異,在流量與供應鏈上具備優勢,美團強在組織管理能力,具備各環節精細化運營與快速迭代能力,在社區團購這個利潤率很薄且尚無終局模式的行業更具重大意義。這些優勢也是中小企業很難具備的。
財聯社援引業內人士觀點,融資已不能改變單量下滑帶來的巨大沖擊,未來還會有更多社區團購品牌出清,“美團優選、多多買菜 GMV 都已經是千億級別,市場不斷向頭部靠攏,留給中小品牌的機會不多。”
隨著市場的新一輪洗牌,低門檻的社區團購市場的容錯率將會進一步縮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從業者們為求生存,或許只有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