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在全球范圍繼續開展,經濟復蘇預期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年初以來的強勁上漲。繼1月發布研報強烈看多后,近日高盛再次上調了對大宗商品市場的預期,強勢看好能源和工業金屬。
高盛:對抗通脹看大宗商品
高盛在今年初對大宗商品3、6和12月的預期回報率分別為5.8%、9.5%和10.2%。此次該行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將這三個期限的收益率預期進一步上調,分別為6.2%和15.1%和15.5%,并表示大宗商品仍是最好的通脹對沖工具。
“商品是需求增長,美元疲軟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鍵紐帶,這就是為什么從統計上講,它們一直是對付通貨膨脹的最佳選擇。”報告提及。
華爾街巨頭表示,目前大宗商品現貨價格受益于高于預期的經濟活動,無論經濟增長率如何,諸多大宗商品品種都面臨供應缺口的問題。現貨溢價支持了價格上升反映的是基本面因素,而非資金流動。
具體品種方面,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能源回報率為19.3%,工業金屬回報率為19.1%,貴金屬回報率為15%,相比之下,農業類商品價格預期相對有限,農產品回報率為4.8%,牲畜肉禽回報率為負0.6%。
對于此輪行情的演化,高盛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代表著政府與經濟聯動方式的結構性轉變,資源再分配、環境政策以及供應鏈重塑將進一步推動大宗商品需求。
“從固定收益到黃金的多元化產品行情可以繼續下去,尤其是如果圍繞通脹超調風險的關注點增加的話,”高盛在報告中稱。
貨幣政策同樣是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高盛指出,由于疫情反復、經濟尚未完全恢復以及美聯儲政策立場依然寬松,實際利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太可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原油能否延續強勢
作為目前高盛最看好的品種,原油今年以來表現優異,機構紛紛上調2021年油價預期,高盛此次將原油目標價進一步上調至75美元/桶。分析師普遍認為,今年油價將持續回升。除了全球疫苗接種加速,經濟復蘇加速,重要產油國嚴格執行減產協議也維護了供需關系的緊平衡。
本周四,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將召開,各產油國將決定4月的生產計劃。隨著不確定性的緩解,歐佩克內部認為石油市場前景總體樂觀,但疫情造成的下行風險依然存在。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Mohammad Barkindo)在稍早前召開的歐佩克聯合技術委員會會議上致辭時表示:“我們比一年前向前邁進了很多,GDP和原油需求因大流行引發的沖擊而出現大幅度下滑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了。石油需求前景看起來更為樂觀,特別是在亞洲。”
隨著會議臨近,國際油價震蕩走低,2日兩大原油期貨收盤價創近兩周新低,較上周創下的13個月高位回落了7%。市場普遍預期歐佩克4月起將繼續放松減產協議,沙特也將退出自愿減產計劃,這將短期影響供需關系的預期走向。Rystad Energy石油市場主管湯豪根(Bjornar Tonhaugen)表示,產油國終于到了產能復蘇的階段,因為這是一年來第一次大家都預期OPEC+有理由將更多產量投入供應。
據媒體報道,此次會議OPEC+可能會討論放松減產150萬桶/日。知情人士表示,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向亞洲石油買家透露,計劃在4月份增加原油產能。不過從近期市場走勢看,投資者依然對增產后市場需求能否跟進有所擔憂。
ING Economic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有跡象表明,現貨市場并不像期貨市場所顯示的那樣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