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海南自貿港郵輪游艇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三亞拉開帷幕,百余名來自交通運輸部、海南省交通廳等相關部門、船級社、郵輪游艇產業鏈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以及三亞市、三沙市等市縣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如何創新海南郵輪游艇產業發展模式、服務海南自貿港海上旅游新業態等主題,共商海南郵輪游艇產業,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志強,三亞市政府副市長、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局長吳海峰,全國政協委員董強等出席會議。
李志強在致辭中表示,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建成運營游艇碼頭14個、泊位2312個、游艇產業鏈相關企業150余家、已登記游艇747艘。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加快三亞向國際郵輪母港發展,支持建設郵輪旅游試驗區,吸引國際郵輪注冊,設立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更為我省郵輪游艇產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吳海峰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中央商務區作為我省唯一一個將郵輪游艇作為主導產業的園區,是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郵輪旅游試驗區和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的重要平臺,通過設立郵輪游艇產業服務中心、編制郵輪游艇產業扶持政策、謀劃產業配套設施等多舉措,積極推動郵輪游艇產業發展。
研討會上,海洋產業創新概念、干貨不斷,中國船級社上海規范研究所所長陳實,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徐杏,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經濟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寧濤,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特聘顧問胡笑銘等業界專家、企業代表就“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方向與海南的機遇”“海南郵輪產業發展戰略”“海南游艇產業發展思路設想”“標準創新,引領海洋新經濟發展”“疫情下郵輪行業前景判斷及自貿港游艇機遇”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積極為海南自貿港郵輪游艇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寧濤認為,海南游艇產業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當前海南游艇產業與海南自貿港總體定位高度契合,預測2025年到2035年,海南游艇產業消費需求和出海規模將均呈上升趨勢。
徐杏提到,海南具有獨一無二的南海旅游及熱帶島嶼旅游資源,當前海南郵輪經濟發展還迎來重大戰略機遇,要以制度創新為引領,做大郵輪市場規模,同時努力提升服務能力和營商環境,以市場規模作為支撐,強化產業聯動發展。
陳實認為,在國家海洋經濟加速轉型的背景下,海南郵輪游艇產業要聚焦海洋休閑旅游,開展海上旅游綜合體專項研究,打造海上旅游綜合體,建立技術標準體系,推動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引領航海經濟新發展。
據悉,三亞目前有5個8-22.5萬噸母港泊位的配備,并且即將試點郵輪海上游;在游艇產業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三亞有850個游艇泊位,游艇中下游鏈條企業近百個,每年有超過350天的游艇出海時長。2019年,三亞交易游艇量近百艘次,游艇出海近10萬趟次,參與游艇消費逾78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