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11時,經過四年的建設,由廣東珠海交通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參建的珠海洪鶴大橋正式通車。作為珠海同類型橋梁中跨度最大的橋梁,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串聯式斜拉橋,其主跨長度比港珠澳大橋的青州航道橋主跨458米還要長,填補了世界上大跨度串聯斜拉橋建設的空白。
據中鐵大橋局洪鶴大橋項目經理陳山亭介紹,洪鶴大橋全長9.654千米,設計時速100千米,為雙向6車道公路斜拉橋,主橋由兩座主跨500米雙塔雙索疊合梁斜拉橋串聯而成,均采用的是半漂浮體系。其中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標段全長970米,包括1/2洪灣水道主航道橋和1/2磨刀門水道主航道橋,高168.484米高的4號主塔為全線最高主塔,相當于60層樓房的高度,其“滴水藏海”的橋塔造型挺拔有力,極具珠海這座南方海濱城市的地域特色。
“由于大橋所處環境為海洋性氣候,夏秋季節臺風多發,風力強、雨量大,且該區位地震基本烈度為VII度。”中鐵大橋局洪鶴大橋項目總工程師鄧小剛介紹,為保證大橋使用壽命,項目團隊在大橋施工過程中通過嚴把施工質量,控制橋梁各結構的耐久性。
洪鶴大橋是起于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洪灣,對接港珠澳大橋連接線、并與廣澳高速珠海段及橫琴二橋形成十字交叉設洪灣互通,向西跨越洪灣涌,沿規劃洪灣港區北側預留通道經過,轉向西南跨越洪灣水道,穿過橫琴島芒洲規劃濕地,跨越磨刀門水道至鶴洲南圍墾區,終點與鶴港高速相交、設鶴洲南互通。它的建設完成,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及珠海市經濟向西輻射的重要通道,對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泛珠三角經濟區”發展戰略發揮重要作用。(工人日報記者 張翀 通訊員 姚思超 張政 孟慶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