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48次審議會議將于11月18日召開,屆時將審議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盛新材”)的首發上市申請。
凱盛新材是一家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于2016年11月8日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為“839711”。
凱盛新材本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600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6900萬股(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本次發行原股東不進行公開發售股份。該公司擬募集資金5.50億元,其中,1.80億元擬用于芳綸聚合單體兩萬噸裝置擴建項目(二期),3.20億元擬用于晶圓制程保護膜產業化建設項目,5000萬元擬用于安全生產管控中心項目。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邦健康”,002004.SZ)直接持有凱盛新材51.91%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張松山通過華邦健康間接控制凱盛新材51.91%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控股股東華邦健康曾于2015年11月2日因“未及時在互動易刊載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監管函。
報告期內,凱盛新材營收凈利波動情況不一致,且三年一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低于營業收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9億元、6.77億元、6.59億元、1.4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48億元、6.72億元、6.57億元及1.43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2.24億元、2.81億元、4.40億元、9889.62萬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7831.24萬元、6362.14萬元、1.37億元、4447.74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92.35萬元、1622.06萬元、1.77億元、1952.31萬元。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主營業務收現比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9.95%、41.78%、66.89%、69.28%;凈現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分別是12.67%、25.50%、128.78%、43.89%。
應收賬款方面,凱盛新材報告期內呈上升趨勢。報告期各期末,凱盛新材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5620.56萬元、6893.45萬元、6135.49萬元和7278.07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6.02%、29.50%、11.67%和15.98%;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1.08%、13.18%、7.50%和9.52%。
對于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的原因,凱盛新材表示,主要為受春節假期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凱盛新材應收賬款周轉率(次)分別為11.32、10.79、10.08、2.1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天)分別為31.80、33.36、35.71、42.45。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3月末,凱盛新材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2245.47萬元、2408.26萬元、2496.23萬元和2777.95萬元。同期,凱盛新材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3.69、21.41、14.81及2.41。
報告期內,凱盛新材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1.33%、26.19%、44.84%及55.54%,波動幅度較大。
此外,公司研發費用率也呈現波動。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研發費用分別為1376.36萬元、1922.30萬元、2575.75萬元及543.3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07%、2.84%、3.91%、3.80%。
凱盛新材人均薪酬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2017年至2019年,凱盛新材人均薪酬(萬元/人年)分別為7.79、8.80、10.37;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的人均薪酬(萬元/人年)分別為12.26、13.45、14.51。
中國經濟網記者翻閱招股書發現,凱盛新材報告期內存在多起處罰、訴訟,且專利存在未來被追究侵權責任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凱盛新材及子公司僅在2017年一年便受到3次處罰,其中一起為安全生產方面的處罰。凱盛新材因5名工作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從事氯化工藝作業,于2017年5月22日被淄博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處以4.9萬元罰款;因未經批準在公司院內利用自備井取水的行為,于2017年10月24日被淄博市淄川區水務局處以2萬元罰款。此外,子公司凱斯通化學因未按期報送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的發票開具數據被淄博市張店國家稅務局馬尚稅務分局處以罰款100元。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凱盛新材曾分別于2017年5月22日、2018年12月17日被淄博市淄川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分別為62.54萬元、30.56萬元,歷史被執行總金額合計93.09萬元。其中,2017年所屬司法案件為徐某某與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件執行。
另外,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凱盛新材擁有的“間苯二甲酰氯生產工藝及其生產裝置”、“聚芳醚酮粗品的純化方法”、“間甲基苯甲酰氯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3項專利涉及訴訟。
重慶澳瑞瑪高性能聚合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瑞瑪”)及其關聯公司昆山普利米斯聚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利米斯”)于2019年8月19日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3起訴訟,認為上述專利發明人中包括2015年4月離職的原職員孫慶民,構成職務發明,分別請求確認“間苯二甲酰氯生產工藝及其生產裝置”、“聚芳醚酮粗品的純化方法”、“間甲基苯甲酰氯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等3項專利歸澳瑞瑪、普利米斯共有。
濟南中院審理后于2020年1月15日分別作出三份判決,凱盛新材一審敗訴,隨后因不服向濟南中院提出上訴。2020年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了凱盛新材的上訴。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上述案件尚未作出終審判決。
凱盛新材在招股書中做出相應風險提示,由于公司一審敗訴,存在二審再次敗訴可能性。若澳瑞瑪、普利米斯取得上述3項專利所有權后向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公司仍有可能被法院判決構成專利侵權,公司將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現金分紅分別為3000.00萬元、5000.00萬元、5300.00萬元、9804.90萬元,合計2.31億元。同期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3.23億元。現金分紅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超7成。
中國經濟網就相關問題向凱盛新材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生產商沖刺創業板
凱盛新材是一家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氯化亞砜、高純度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氯醚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礎化工原料為起點,逐步延伸至精細化工中間體氯化亞砜、進一步延伸到高性能芳綸纖維的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等,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關功能性產品的立體產業鏈結構。公司所產產品廣泛應用于高性能纖維、高分子新材料、農藥、醫藥、食品添加劑、鋰電池等行業。
凱盛新材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600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6900萬股(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本次發行原股東不進行公開發售股份。該公司擬募集資金5.50億元,其中,1.80億元擬用于芳綸聚合單體兩萬噸裝置擴建項目(二期),3.20億元擬用于晶圓制程保護膜產業化建設項目,5000萬元擬用于安全生產管控中心項目。
控股股東曾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邦健康”,002004.SZ)直接持有凱盛新材51.91%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張松山通過華邦健康間接控制凱盛新材51.91%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張松山:中國籍,1961年生,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無境外永久居留權,身份證號碼為412929196101******。2001年9月至今擔任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85年10月至1987年10月于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工作;1987年至1992年就讀于北京大學化學系;1992年3月至1994年9月任重慶華邦生化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1994年至2001年9月歷任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任新藥開發部研究員;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擔任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凱盛新材控股股東華邦健康曾于2015年11月2日因“未及時在互動易刊載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監管函。
凱盛新材稱,2015年10月27日,華邦健康向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提交了《關于延時提交<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的說明》,解釋因部分參與本次調研活動的人員未及時簽署相關會議資料等原因,導致未能及時提交《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說明不存在操縱股價等情況,并保證完善法人治理體系,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
三年一期銷售現金不敵營收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9億元、6.77億元、6.59億元、1.4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48億元、6.72億元、6.57億元及1.43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2.24億元、2.81億元、4.40億元、9889.62萬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7831.24萬元、6362.14萬元、1.37億元、4447.74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92.35萬元、1622.06萬元、1.77億元、1952.31萬元。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2017年至2020年1-3月,凱盛新材主營業務收現比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9.95%、41.78%、66.89%、69.28%;凈現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分別是12.67%、25.50%、128.78%、43.89%。
2020年1-9月,凱盛新材實現營業收入4.67億元,同比減少4.5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52.8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3億元,同比增長20.97%。
對于營收下滑的原因,凱盛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原因系發行人子公司凱斯通化學2019年上半年仍存在部分貿易業務收入,凱斯通化學相關貿易業務已于2019年6月起全面終止。
2020年9月末總資產8.76億總負債9840.19萬元
2017年末至2020年1-3月末,凱盛新材資產總額分別為5.07億元、5.23億元、8.18億元、7.64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2.16億元、2.34億元、5.26億元和4.56億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2.59%、44.66%、64.25%、59.59%;非流動資產分別為2.91億元、2.89億元、2.92億元和3.09億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7.41%、55.34%、35.75%、40.41%。
其中,報告期各期末,凱盛新材的貨幣資金分別為4707.13萬元、3732.66萬元、2.49億元、1.41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21.79%、15.97%、47.36%及30.97%。
同期,凱盛新材負債合計6360.98萬元、6139.07萬元、8856.35萬元、8468.99萬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5345.73萬元、5052.59萬元、7851.72萬元、7494.15萬元,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4.04%、82.30%、88.66%、88.49%;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015.25萬元、1086.48萬元、1004.62萬元、974.83萬元。
凱盛新材表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不存在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等有息負債。
報告期內,凱盛新材的流動比率分別為4.04、4.62、6.69及6.08,公司的速動比率為3.62、4.15、6.38及5.71,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合并)為12.54%、11.73%、10.83%及11.08%。
截至2020年9月末,凱盛新材資產合計8.76億元,負債合計9840.19萬元。
2020年3月末應收賬款7319.54萬元應收賬款周轉率逐年下滑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凱盛新材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5640.04萬元、6917.92萬元、6154.69萬元和7319.54萬元;壞賬準備分別為19.48萬元、24.47萬元、19.20萬元和41.47萬元。
同期,凱盛新材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5620.56萬元、6893.45萬元、6135.49萬元和7278.07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6.02%、29.50%、11.67%和15.98%;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1.08%、13.18%、7.50%和9.52%。
凱盛新材表示,2018年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相對于2017年期末上升,主要系:(1)2018年發行人的主營業務收入由4.48億元上升至6.72億元,帶動應收賬款余額相應增長;(2)隨著公司芳綸聚合單體業務的發展及與美國杜邦公司、韓國可隆等大型跨國公司合作的不斷加深,上述信用賬期為60天/90天的優質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采購金額持續增加,應收賬款相應增加。
此外,2020年3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較上年出現增長,主要原因為受春節假期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2020年一季度較大比例的收入發生于2020年3月,由于賬期未到,因此2020年3月31日的應收賬款余額相對于2019年12月31日出現較大增長。
凱盛新材在招股書中做出了風險提示稱,公司客戶主要為下游知名生產企業及貿易商客戶,信用狀況良好,并且公司定期對客戶資信狀況進行嚴格審核及調整。但如果未來公司應收賬款管理不當或者由于某些客戶因經營出現問題導致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將面臨壞賬損失增加的風險。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凱盛新材應收賬款周轉率(次)分別為11.32、10.79、10.08、2.1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天)分別為31.80、33.36、35.71、42.45。
凱盛新材表示,公司根據客戶的整體規模、業務規模、付款情況、合作情況等,給予部分優質客戶一定信用期,公司賬期以30天-90天為主。隨著公司與美國杜邦公司、東麗新材料、韓國可隆等大型跨國公司合作的不斷加深,最近三年上述信用賬期為60天/90天的優質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采購金額持續增加,造成2018年度及2019年度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略有下降。2020年一季度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略有下降,主要系因受春節假期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公司2020年一季度較大比例的收入發生于2020年3月,由于賬期未到,因此2020年3月31日的應收賬款余額相對于2019年12月31日出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