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齊星執導,由徐佳、童蕾等主演的抗戰劇《宜昌保衛戰》日前登陸熒屏。該劇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戰”兩個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1938年至1943年這五年間發生在宜昌的抗戰故事。
譜寫“民心不失、國門不倒”的抗日壯歌
宜昌素有“川鄂咽喉”、“三峽門戶”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爆發后,國民政府西遷重慶,中國民族實業也西遷入川,宜昌成為西遷人員和物質的轉運基地,成為中國軍隊的后勤交通樞紐和重慶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門戶,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
抗戰期間,在宜昌發生了“宜昌大撤退”、棗宜會戰、反攻宜昌戰和宜昌石牌保衛戰等影響重大的抗戰歷史事件。“宜昌大撤退”,完成了150余萬人、100余萬噸戰略物資從宜昌到重慶的轉移,保住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命脈和大批人才,被譽為“東方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而石牌保衛戰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以弱勝強并最終取得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戰役核心地發生在夷陵區石牌村。1943年5月,10萬日軍逼近石牌。中國軍隊和宜昌人民同仇敵愾,前赴后繼,于石牌一線與日軍展開決戰,取得鄂西大捷。石牌保衛戰的勝利,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轉折點,被稱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石牌保衛戰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為深遠厚重的宜昌軍事文化增添了獨具光彩的篇章。
電視劇《宜昌保衛戰》以1938年中山艦殉難后受傷的抗戰傷兵胡宜生為主人公,他回宜昌養傷時正趕上宜昌大撤運,并在此過程中在共產黨的感召下積極組織宜昌社會各界投入大撤運工作,使大撤運奇跡般地完成。隨后,胡宜生隨江防軍馳援棗宜會戰,見證張自忠為保宜昌而戰死疆場,深感震撼。宜昌淪陷后,胡宜生拉起一支以土家族劃夫隊為主的民間武裝,號稱紅旗營,不斷襲擾打擊日寇。1943年,日寇發起鄂西會戰目標直指長江天塹石牌要塞,妄圖拿下石牌,威逼重慶。胡宜生在中共地下黨的指導下,率領民間武裝,廣泛發動群眾,運送糧食與武器彈藥,支援江防軍作戰,從而譜寫了一曲“民心不失、國門不倒”的抗日壯歌。
徐佳再塑“抗戰英雄”,童蕾飾演“王牌女特工”
從《利刃出鞘》中的“上等兵”王艷兵,到《火鳳凰》中不茍言笑的嚴肅教官“雷戰”,徐佳在多部軍旅題材電視劇中塑造了一個個“流血不流淚”的經典英雄角色。他身上剛正不阿的軍人氣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熒屏“新晉硬漢”。
《宜昌保衛戰》中,徐佳再塑抗戰英雄,他飾演的胡宜生是是劇中的靈魂人物,在中共地下黨的引導下,他率領民間武裝,支援江防軍作戰,奔走于碼頭陣地之間,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為部隊運送糧食和武器彈藥,在石牌大戰中大敗日軍。
雖是劇中的第一主角,胡宜生卻沒有被安上強烈的主角光環。宜昌保衛戰與石牌大戰中,他與宜昌軍民和土家族群眾一起以身涉險,大敗日軍,捍衛了鐵血國門,在戰火硝煙中完成自身的成長。除了精彩的戰爭戲,徐佳也將在感情戲中展現胡宜生的鐵漢柔情。徐佳憑借精湛的演技把遙不可及的英雄還原成了一個有血有肉,重情重義的男人。
除了徐佳,該劇還有實力派演員童蕾的鼎力加盟。在電視劇《亮劍》中,她飾演李云龍的妻子田雨,其自然質樸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宜昌保衛戰》中,童蕾飾演軍統特工江美云,外表美艷動人,身手不凡。看似冷血無情的她,實則對正義有著自己的理解與堅守。在宜昌大撤運的過程中,江美云邂逅胡宜生,經歷一次次戰斗和生死考驗后,兩人結下了深深的戰爭友誼。童蕾完美演繹了一位美貌與身手兼備,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戰士。在石牌保衛戰中,江美云為掩護土家族運輸隊,遭日軍飛機轟炸,身負重傷。后來在石牌前線戰斗中,又被日軍重重包圍,她發出最后一條“抗戰必勝”的四字電波后香消玉殞,可歌可泣。(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