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咖啡賽道加碼校園市場的消息在網上傳得火熱。瑞幸、挪瓦咖啡、庫迪咖啡,相繼在北京、上海各大高校內開出校園店,眾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這個“年輕人濃度”頗高的渠道。
(資料圖片)
“終于不用羨慕北京大學里有瑞幸了”,有清華學子在網絡上發帖稱。小紅書上,“我們學校有瑞幸”打卡話題,瀏覽量超過700萬。在“早C晚A”的口號里,大學生的吃喝日常也同樣被帶動。
咖啡品牌們火速“包抄”校園,但是否意味著校園餐飲就一片繁華?是否能說明其他的消費品類同樣值得投入?
眾所周知,火鍋,燒烤,快餐,小吃,茶飲,咖啡…… 是經常在校園內或校園周邊布局的餐飲品類。它們單價較低、適配學生的消費力,也符合年輕人群聚集和社交的氛圍。但如今,高校市場的餐飲,真的好做嗎?
「氫消費」在工作日和周末,分別實地走訪了清華、北大、北理工、民大、北外等幾座高校,調研區域周邊的消費情況,卻發現真實的校園餐飲,其實“內外”冰火兩重天。
近日校園餐飲網上實時發布了西安、鄭州、湖南等多個城市校園檔口調整和新招租的信息。學校食堂考慮到用餐安全,多為封閉式、整招管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進行汰換。對于高校食堂來說,快餐、面類、拌飯是排在前三名的投資項目。近年,咖啡品類加入戰局。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全年食品餐飲、茶飲咖啡和飲料酒水融資次數254起,融資金額147.56億元,占據了全年融資次數的40.8%,全年融資金額的39%。如此高密度的投資,加速了相關品類的“高校之戰”。
返校季來臨,來自上海的連鎖精品咖啡品牌NOWWA挪瓦咖啡高調進軍北京,首站在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布局4家門店。
據報道,北京大學醫學部校園店開業首日,即實現營業額破萬。且僅憑小程序1個渠道,就實現了連續多天營收超5000元、單日突破806杯的“開門紅”業績。
會做生意的NOWWA挪瓦咖啡不僅推出了學生專屬優惠套餐與拼單優惠活動,還聯合學校推出了團餐等活動,高調的背后顯露著清晰的“拿捏策略”。
另一邊,瑞幸咖啡在2018年時闖入校園,一夜之間“全國100多所大學都開了瑞幸咖啡”,后又以各類拼單券、折扣券、優惠券層層加碼,迅速占領年輕人下單心智。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校園店已超過1000家。
而打開咖啡版蜜雪冰城—— 幸運咖的官網,上面的橫幅則是直接出擊:把幸運咖開到每個大學、每個縣城、每個城市。這個近1/4的門店都在校園的品牌,已經把校園內的布局提上戰略位置。
此外,星巴克、Manner、M Stand等品牌也在陸續進場。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大學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8709億元,其中餐飲消費占主要部分;而大學生平均每月可支配生活費為2082元,在這種情況下,一天一杯奶茶或咖啡,完全可以負擔。
自NOWWA挪瓦咖啡校園店開出近一個月時間,大眾點評上積攢的評分還不過4星。北京大學醫學部店3.7分,北京師范大學店3.6分,傳媒大學店3.8分,中國政法大學店還尚未開業。積累的評價也不過10條左右,傳媒大學最多為21條。
評價也大多圍繞著味道、服務、空間來進行,“正好趕上他家當天掃碼免費喝一杯,不廢話掃碼領券點單,大概3分鐘生椰拿鐵到手”,“希望多搞活動,便宜好喝,喝完還能睡著覺,以后還會來喝”,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新開門店的嘗鮮熱情。
一如學生評價,NOWWA挪瓦咖啡針對校園店新開業,推出不少優惠活動,一些產品的價格甚至接近5折,生椰拿鐵的價格原價為27元,優惠價為15元。而且大部分產品的價格維持在20元以下。
“傳媒大學西門這邊商業比較多,有好幾家飲品店,瑞幸咖啡、滬上阿姨、本宮的茶、蜜雪冰城都扎根在這里,看來學生消費能力還真的強”,雖然未能進去學校,但從學生的評價中可知,校園內餐飲的火熱度。
相較于校園內“一邊倒”的消費態勢,校外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氫消費」在來到中關村南大街的魏公村地鐵站附近,這片區域緊鄰著北理工、中央民族大學、北外幾所高校,且學校間互通便利,相距不遠。同時,還分布著國家開放大學和部分企業大廈。
位于地鐵站旁邊的理工科技大廈,開了一家瑞幸咖啡。店員透露,“平時點單和外賣更多的,是送往周邊辦公樓里,學校近半年的消費感覺少了?!?而地面上的嘉和一品和吉野家,即使是午餐時間,兩家店內的客人只有零星幾位。
馬路對面,有一家星巴克和麥當勞,除此外的餐飲,都分布至地鐵站500米開外。大眾點評上顯示,周邊的餐飲客單價多為70-90元,屬于親民檔位。
而走到了離學校更近的地方調研,發現了更為蕭條的景象。
唯一能稱得上是“商業”的,是魏公村小區旁的一棟三層建筑,里面商戶多為烤魚、火鍋、烤肉、家常菜等。即使是周末到訪,很多店鋪的門也是關閉的,分不清是否還在開業。
「氫消費」走進二層的一家“小豬查理”烤肉店,發現店內僅有四、五桌客人。與老板交談后得知,“這棟樓里的商家應該是換了一波,我家吃一頓大概是人均88,但工作日基本沒人來,周末可能還好點。”
調研發現,在這附近的學生有課時基本都在食堂就餐,空閑時才會點外賣?!岸彝砩喜粫幸钩?,除非有聚會,否則很少出來” ,“要出來也會考慮在沒課的工作日白天,這樣不用和上班族擠?!?/p>
根據《2022年外賣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外賣消費者群體中,90、00后是最大的消費群體,占比超50%。其中消費頻次較高、最為集中的兩個年齡段為18-25歲、26-30歲。
“平時外賣點的很多,每個人喜好不同,但基本以自己家鄉美食、漢堡快餐為主”、“飲料每次是必點的,昨天一天點了四杯咖啡?!?幾位高校學生這樣對「氫消費」表示。如此看來,各大茶飲、咖啡在高校布局并無道理。
尤其對于烤肉、火鍋等餐飲而言,很少會有人打包和外賣,基本也都在店里吃。但受氣溫影響,天一熱,來的人更少。而隔壁的家常菜館,在工作日期間選擇的策略是“降低美團的團購價”,以吸引客人消費。
魏公村這個地界,區位上毗鄰各個大學,且交通便利,社會流動性也很大。從邏輯上說,應該具備穩定的消費客流,且應“人丁興旺”。但目光所及之處,可供選擇的卻寥寥無幾。
雖然檔口眾多,但多為果蔬、超市、美發等便民百貨,消費的也基本為周邊生活的居民。來往的行人里如果有年輕人,充其量去coco或者茶百道買杯奶茶,就火速離開。周黑鴨、絕味鴨脖等小店一整個下午都鮮有人光顧。
而對于學院路、學清路板塊的高校區域,清華、北大、北體、農大的學子們,餐飲消費基本都在3公里外。“我們更愿意點外賣,因為學校周邊吃得確實不多。偶爾逛逛購物中心,但去得不多了。” 談及對商場的興趣,年輕人們也沒有了往日的興奮。
走進工作日的五道口購物中心里,彌漫著低氣壓的空蕩。曾經的“宇宙中心五道口”也正暗潮洶涌。2層的女裝服飾關閉了幾家,消費者們大都直奔五層用餐,剩余樓層的消費眼見變少。
「氫消費」來到五道口地鐵附近的幾處商家走訪,發現很多家的老板和員工都是“剛上崗”,有的才來了兩天,有的則不到一個月,大多員工以三個月和半年的居多。
工齡稍微長一點的員工談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當時也是想著這兒離幾個大學近,但疫情這幾年,都沒以前熱鬧了。”
餐飲本就是關店率高發的行業之一,而且人員流動性大。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國至少有134家餐飲品牌,超1873家餐飲門店關閉。
其中,既包括星巴克、肯德基、書亦燒仙草、賢合莊、克莉絲汀、味千拉面等多家知名連鎖品牌,也不乏牛角村、Popeyes、GROM冰淇淋等紅極一時的網紅品牌,品類涉及咖啡、烘焙、快餐、小吃以及粉面等。
到了2023年,多數餐飲企業計劃加速擴張。根據辰智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調研顯示,在受訪企業中,2023年計劃開店在50家以上的餐飲企業占比增長至45%。餐飲企業重點擴張城市TOP3城市是上海、杭州和北京。
2023年餐飲業迎來復蘇,與此同時競爭加劇,開店選址要更加精準、高效。部分餐飲企業積極探索轉型社區餐飲、大店變小店等發展方向。
夜晚臨近,街上的煙火氣重了些。 鮑師傅的店門外開始排起長隊,人群一茬接著一茬。 有人交流著周末該去哪里聚餐,仿佛幾個小時之前的空曠沒有存在過。
開年以來,各處傳來了消費復蘇的好消息。被期待著的2023年,會讓校園餐飲更好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