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樓市動蕩。全國銷售額13.3萬億元,一年少了將近5萬億元。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滑逾40%,排名前50民營房企有超過70%出現資金流緊張,甚至公開市場違約。鄭州救市,出臺了 19 條新政,環京地區房價猛跌,南京、武漢、蘇州等城市限購態度反復轉變。
作為普通百姓,我們如何面對動蕩的樓市呢?手中的錢財是否應該在房價下跌的時候抄底投資呢?買房應該注意什么?房貸是否可以提前還?國民經濟學教授韓秀云在她的新書《經濟寒冬怎么過》里詳細解讀了在經濟寒冬下,普通人該如何應對房價的浮動
從過去幾十年的情況看,大概每 10 年全球就會發生一次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發生時,很多人都在糾結,到底是持有房產,還是持有現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先來了解一下金融危機發生的基本規律。金融危機本質上屬于流動性危機,流動性緊缺造成銀行、信貸、貨幣、大宗商品等各種危機。比如,2008 年金融危機主要是由房產泡沫導致債務違約引起的。之前美國連續多年低利率,刺激居民貸款買房,不斷加杠桿,房價水漲船高。之后央行連續加息,增加了購房壓力和成本。買房人還不上貸款開始斷供,拋售潮加劇了房價下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當危機發生時,風險資產遭到拋售,大量資金流向避險資產,導致市場流動性緊缺,造成恐慌,進而加劇拋售。所以,在金融危機發生時,持有現金至關重要。
(1)擁有現金,可以避免現金鏈斷裂。在金融危機發生時,銀行會收緊信貸,從銀行借錢的難度變大,有可能面臨銀行收回信貸的風險。無法從銀行借到錢,資金鏈就會斷裂。資金鏈一旦斷裂,房貸還不上、員工的工資發不出,這是很危險的,所有手里要有現金。
(2)擁有現金,可趁金融危機抄底。金融危機都會伴隨著資產暴跌,各國推出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救市,刺激經濟發展。市場流動性一旦增加,社會投資恢復,資產價格就會逐漸增長,在價格暴跌時抄底,就可獲得豐厚的利潤空間。
例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球經濟受到影響,資產價格在短期內先是迅速暴跌,緊接著,多國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市場流動性迅速增加。從 2020 年下半年開始,股市、基金、期貨、礦產品、原材料等價格都出現大幅增長,在那時抄底,基本上能獲得 50% 甚至 100% 以上的收益率。當知道手持現金的重要性后,你有房產要拋售嗎?
(1)如果你只有一套房產,是拿來住的,建議你留著。房價下跌對你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不管房價高低,你都得有房住。
(2)假如你投資了多套房產,可擇機出手。持有多套房產的人可以在金融危機前賣出,在金融危機后買入。金融危機中最恐慌的時候,也許就是抄底的最佳時機。假如你在金融危機前期出售資產,持有現金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因為危機后股票、房子、各類剛需資產的價格都下跌了。
高位套現,低位買進,說起來很輕松,實際操作卻非常困難,需要精準預測高點和低點,稍有不慎就會損失慘重。如果對趨勢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那么你還是采取不動為好。
總結一下,當金融危機降臨時,無論是房子還是現金,都存在很大的風險,持有現金最為關鍵。金融危機來臨,并不是某一類資產縮水,而是所有資產都在縮水。作為普通人,你不能改變大勢,但可以改變自己,任何危機都潛藏著機會。
那么,買房剛需一族在買房的過程中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現房遠比期房好。什么是現房?現房是已蓋好,可以去現場看房,當時就可以買下的房子。期房是還沒蓋好,先交錢,幾年后才能拿到的房子。如果買房時有現房和期房供選擇,你該怎么選?建議是:有條件一定選現房,盡量別選期房。為什么?一般期房在預售時,開發商會給你看一個樣板間。樣板間你很滿意。但等收房時,無論開發商把房子蓋成什么樣,你都只能照單全收。如果你買的期房是一個爛尾樓,開發商沒錢繼續蓋樓跑路了,房子的交付就會遙遙無期。期房的不確定性太大,如果你是品牌地產商蓋的房子可能會好點兒,它們往往不會因為一個項目做砸了影響到后面的項目。
第二,貸款遠比現金好。買房為何要貸款?有人說,等我存好錢后再買房不行嗎?靠你的工資,無論怎么存錢都買不起房。因為工資上漲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中國很多人一直是存錢買房,可一直沒買上房子,因為通貨膨脹了。
貨幣是一國政府印的,不夠了可以加印。土地不夠不能加印,資源不夠不能加印,房產不夠也不能加印。買房可以不升值,但它能跑贏通貨膨脹。所以,買房找銀行貸款是合適的,貸款利率就是那年的通脹率。用今天的錢還昨天的貸款是合適的。但貸款買房一定要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
第三,早買比晚買好。20 年前,如果你有 10 萬元,以什么方式保留到今天最劃算?是存款、買電視冰箱,還是買汽車?很顯然這些方式都賠了。錢在貶值,房子可以保值。房子是一種特殊商品,可以居住,可以出租,還可以抗通脹。如果你有錢,房子早買比晚買好。
總結一下,現房遠比期房好,因為看得見;貸款遠比現金好,可以防通脹;早買遠比晚買好,因為工資追不上房價。
在多個社交平臺,年輕人“提前還房貸”成了熱議話題,很多人還分享了提前還房貸的經歷。在他們看來,提前還款可以節省大筆利息。但也有人認為,在通貨膨脹下,未來還款壓力會越來越小的,所以提前還貸就是給銀行“白送錢”,是短視行為。
為何現在年輕人選擇提前還貸?
首先,房價普漲情況不存在了。2022 年一季度,全國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 9 552 元,與 2021 年全年的 10 141 元相比下滑了 5.8%。最新數據顯示,4 月住房貸款減少 605 億元,同比少增 4 022 億元。現在的房價已沒法和過去相比。之前是一線城市暴漲,新一線和省會城市隔幾年就會翻倍,但現在,一線城市核心位置的房子依舊有價值,但絕大多數人依然買不起,三四線城市便宜了,又沒有多少人敢去買。樓市漲價的預期被打掉了,買房人少了;一些投資者得不到滿足,也不會輕易出手;之前買房的人開始權衡貸款成本,提前還貸。
其次,金融市場風險較大。2022 年股市大幅波動,很多投資者損失慘重,虧損 20% 是正常的,虧損 50% 也不少見。就連一向保本的銀行理財都開始虧損了,投資者想存銀行,但銀行下調了存款利率,收益率想超過 4% 都難。銀行房貸利率大部分都超過 5%,既然如此,為何不把手里的錢拿來還房貸呢?少付銀行利息,相當于賺了。
基于以上兩個短期現實情況,提前還房貸也是對的。但如果你有閑錢,還在觀望,或者無法提前還款,也不要覺得自己吃虧了。剛才說的兩點都基于當前處于經濟周期底部的情況,是由人們的恐慌情緒和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導致的,但疫情終究會遠去,經濟也會恢復常態。
目前,房貸可以貸 30 年,這是普通人能借到最長時間的大額低息貸款。試想一下,30 年前你買一套房,那時月供 1000 元都可能壓力巨大,但現在呢?1 000 元在一線城市的市中心就是和朋友吃幾頓飯的錢。30 年的變化是你的收入增長了不少,但錢也極大地貶值了。
也有人說,未來錢也會貶值,但房產未必會升值,甚至現在房產已經開始貶值了。這里需要考慮的是,在錢和房子都貶值的情況下,哪個貶值更多?明白了這些,就能理解現在沒提前還款的人也不會吃虧。尤其是一些人買房用的是公積金貸款,大部分城市的利率都是 3.25%。從長期看,這一投資更值錢。
面對短期的不確定性,同時手里有一些閑錢,選擇提前還房貸或者還部分房貸是可以的。如果從 30 年的長周期來看,當下的經濟寒冬是暫時的,保持充足的現金流,等待黎明的到來,那時再做選擇也不晚。
《經濟寒冬怎么過:如何逆勢崛起》韓秀云 著 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響,各國經濟陷入困境,面臨巨大考驗。2022年,俄烏開戰,美歐聯手制裁俄羅斯,引發了美俄沖突、俄歐沖突和中美沖突,這些沖突又加劇了全球能源危機、糧食危機、通脹危機和美國加息,把全球經濟帶入寒冬。
這本書并不想制造緊張氣氛,只想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全球經濟進入了寒冬,這個寒冬是由什么引起的,世界發生了什么?未來將會怎樣?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分享,為我們該如何度過這個寒冬提供一些啟發。
美國在軍事上、科技上、人民幣匯率上圍堵中國,中國在航天、航空、太空站、北斗導航、航母艦隊上,奮發崛起。面對美俄大國博弈,能源和糧食危機,美國大幅加息,人民幣和美元誰會贏?回到國內,我國面臨的難題是:樓市還會跌多久?隨著疫情政策的調整,我們又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書,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背景,相信你也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作者簡介】
韓秀云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顧問及經濟頻道首席顧問,《經濟日報》總編室經濟顧問。
已出版作品《推開宏觀之窗》(獲2004年第14屆中國圖書獎)《金融海嘯與我何干》(獲2009年度輸出版優秀圖書獎)《看不懂的中國經濟》(獲2008年度“讀本好書”十佳圖書(商業類)獎)《中國新趨勢》(獲2015年度輸出版優秀圖書獎)《清華韓秀云講經濟》《宏觀經濟通識課》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