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雅寧
(資料圖)
編輯 | 蘇建勛
3月15日,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公布了2022年中國風電整機制造商新增吊裝容量排名情況。
從中國風電市場裝機總量來看,2022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為48.8GW,相較于2021年下降13%。其中,陸上風電新增43.6GW,同比小幅增長5%;海上風電新增5.2GW,同比下降64%。
從中國風電整機制造商的新增裝機容量來看,2022年排名前五的中國風機制造商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和三一重能。
圖片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金風科技的新增吊裝容量和市場份額持續領先,連續十二年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水平。遠景能源繼續位列第二,明陽智能重返前三。
2022年,前三大風電整機制造商的市場份額集中度,在歷經連續兩年下降后開始提升。數據顯示,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的市場份額共計54%,相較于2021年的前三大風電整機制造商市場份額上升6%。
同時,運達股份與三一重能憑借陸上風電裝機優勢,位列榜單的第四位和第五位。此次也是三一重能首次躋身新增裝機容量的前五名。三一重能隸屬于三一集團旗下,主營風機產品及運維服務、新能源電站業務,并在2022年6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近兩年在搶裝潮下,三一重能的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速較快。
另一方面,國外整機制造商在中國市場持續承壓。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受本土激烈競爭影響,國外整機制造商在中國的新增吊裝容量同比下降96%,丹麥整機商維斯塔斯(Vestas)新增吊裝52.5MW。
總結來看,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是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享有國家補貼的最后一年,因此接連經歷了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搶裝潮。在此背景下,2022年被稱為風電行業正式進入平價時代的年份,疊加原材料上漲、疫情沖擊等影響因素,2022年的風電新增裝機規模放緩。
伴隨風電全面平價時代的到來,市場競爭也不斷加速。其中,機組大型化技術成為各家整機商關注的焦點之一。機組大型化不僅能夠降低原材料單位成本,同時也降低了風電場所需的風機數量,降低土地使用、施工樁基等方面成本,提升風電項目經濟性。
從場景劃分來看,陸上風電已形成成熟的技術和服務市場,未來海上風電會成為行業更加關注的增量市場。目前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的開發主要集中在近海區域,正持續向深遠海推進。我國沿海各省也已陸續出臺深遠海域海上風電發展規劃,未來深遠海風電項目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當風電全面邁入平價時代之后,以機組大型化技術為代表的創新迭代,和更具增長空間的海上風電市場,將成為行業內關注的主要焦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