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的警報解除了嗎?雖然目前沒有定論,但在把錢取出來的那一刻,創投人劉暢還是覺得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我們在硅谷銀行的錢全都轉出來了。”美西時間3月13日下午14時左右,硅谷早期創業者劉暢對《財經》記者說道,“我們已經收到另一家美國銀行的通知,所有轉賬的錢都到賬了,只剩下最后一點零頭明天會到。”
當日一大早,劉暢特意設立了很早的鬧鐘,就是想第一時間看看硅谷銀行的情況。“剛開始還是挺著急的,因為最開始打開硅谷銀行App時,發現還是登不上去。”他說,“不過好在最后界面又恢復了。硅谷銀行的頁面更新很慢,我們轉賬記錄更新后,發現賬上余額還是沒變。這當然不是硅谷銀行好心給了我很多錢,而是前端數據沒有更新。待我下拉更新之后,賬戶最終變成了應有的數字。”
【資料圖】
這距離硅谷銀行倒閉僅過去了72小時。從上周四(3月9日)開始,壞消息接踵而至。先是市場傳出硅谷銀行存款遭擠兌,隨后歐美銀行股大跌。上周五(3月10日),硅谷銀行宣告破產。雖然之前已對存款分散處理,但劉暢仍有一半存款存放在硅谷銀行之中。
變化始于美聯儲及時出手相救。當地時間3月12日下午,趕在亞太市場開盤前,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布聯合聲明,宣布硅谷銀行所有儲戶的全部賬戶存款都會得到保護,而不僅僅是每戶的25萬美元。隨后,歐洲市場傳來消息,匯豐銀行宣布,將以1磅的價格收購硅谷銀行在英國的子公司。
“之所以美聯儲愿意救硅谷銀行,還是因為它本身的問題沒有太大。這件事更多是一個流動性危機,而不是一個金融危機。”前風險投資(VC)資深從業者莊明浩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背后是美聯儲加息、科技行業逆風,加上儲戶恐慌情緒上升所致。不過,即便是美聯儲出手救助,市場情緒還需要花一定時間平復,很難說這是事情的結束還是開始。”
目前,二級市場似乎并不買賬。當地時間3月13日,歐美銀行股迎“黑色星期一”,當日標普500銀行業指數和泛歐斯托克銀行指數均下挫7%。其中,地方性銀行占據美股跌幅榜前四名,舊金山第一共和銀行下跌61.8%,創史上最差單日表現。同日,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跌,素有“避險之王”的黃金重新站上1900美元關口。
與劉暢一樣,同樣舒了一口氣的還有在倫敦的辛西婭。當地時間3月13日上午,她工作群里的節奏突然慢了下來。“上個周末,我們一直跟蹤著硅谷銀行和被投企業的情況。隨著救助消息傳來,大家緊繃的心終于放松下來了。”她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道。
這與72小時前的情況大不相同。3月10日剛下飛機,辛西婭的手機彈出消息——硅谷銀行破產了。“真是活久見。”她感嘆道。隨后,她所在的基金公司趕緊給所有可能受波及的企業發郵件,然后盡可能地整合有用的信息給到他們。“過去一個周末,我們不是在開會就是在發郵件。”她回憶道。
實際上,VC機構對被投公司的預警在一天前就已開始。“周四的時候,市場就開始傳硅谷銀行出現存款擠兌了,當時我們還在辦活動,并沒有特別在意,但誰也沒想到事態會演變成今天這樣。”辛西婭說道。
劉暢正是收到基金郵件的創業者之一。3月9日,正準備把手頭事情了結時,他收到了一份財務主管發來的郵件,說硅谷銀行的CEO剛發了一個聲明,感覺要出問題。但如同其他人一樣,剛開始他也覺得好像沒有什么值得恐慌的。
后來,在幾個創業者的群里都炸鍋后,劉暢才意識到,可能事情沒有自己想得那樣簡單。隨著事件逐漸發酵,他又繼續收到來自各方的郵件:有一些是亞洲時區財務分析師發來的,他們介紹了來自硅谷銀行子賬戶的情況,另一些則是投資人分享的最新動態和操作建議。
他決定不打無準備之仗,要將硅谷銀行的錢轉出去。同時,他要做的另一件事便是找新的銀行。他首先想到的是一家以風控聞名的銀行——Brex。因為其短期現金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是在老牌銀行BNY Mellon旗下,因此會比較安全。他想到的第二家銀行便是Mercury,因為這家銀行開戶最快,所以他要先把坑占上。“早上申請下午就通過了。”劉暢說。
轉賬并沒有很順利。在轉賬過程中,硅谷銀行的網絡銀行和App端都出現了一整天都顯示“In Progress”(在進程中)的情況,這意味著轉賬過程需要等待幾個小時。“其實,我的內心還是比較有底的。”劉暢說,“盡管可能會遇到拖延的情況,但我的資金應該不會有損失。我另外一小部分在硅谷銀行賬戶里的錢,也完全在FDIC保額之內,拿到也只是早晚的事。此外,我的新賬戶也開好了,到時候可以分散風險。”
與劉暢相似,很多儲戶的轉賬過程也沒有十分順利。“我們大約有四分之一的被投企業沒有轉賬成功。”辛西婭回憶道,“沒有轉賬成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東海岸與西海岸有時差,一些客戶知道這個消息就比較晚了。或者趕到線下銀行網點時,銀行關門了。有些投資者當時也很猶豫,因為不知道事態將怎么發展。”
硅谷銀行事件的影響愈演愈烈,投資人和創業者最擔心的就是現金流問題。“對一些硬科技、生物醫藥等初創公司來說,它們一天燒的錢可能就要5萬-6萬美元。如果錢取不出來,那資金流就可能斷了。這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發不出工資。美國是每兩周發一次工資,雇傭市場可不會和初創企業共度時艱。此外,這些公司還需要買儀器、試劑。沒有錢的話,這些事情怎么辦?”
在莊明浩看來,由于VC基金大多把資金立刻投入項目之中,其賬上剩下的錢一般不會太多,所以其現金流受到的影響未必太多,“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對于那些造血能力不強,主要依靠投資款生存的初創公司來說,其所剩不多的現金都存在了硅谷銀行中,那它們遭受的影響可能是災難級的。”
雖然自己其他賬戶上的錢還能撐得下去,但劉暢還擔心硅谷銀行破產帶來的間接影響——上下游合作伙伴取不出來錢。這樣一些客戶付給他們的款項可能就會有延遲了,這同樣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現金流表現。
據《財經》記者了解,在周末,美國灣區已有多家律所為初創企業提供了應對方案。但由于當時局勢不明朗,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尚未有明確的救助計劃,大多數人還在觀望。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一切都只能等周一看看。”
辛西婭所在的基金也啟動了救助計劃。除搜集和提供信息外,他們還舉辦了各種會議,以供受波及方交流。據她了解,那幾日大大小小的風投機構都開展了類似的活動,亦有一些基金公司表示,可以提供短期的資金支持。
3月12日,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約125家風險投資公司簽署了一份聲明,呼吁限制硅谷銀行倒閉的影響,避免科技公司可能出現“滅絕級事件”。它們表示,如果硅谷銀行被收購,投資者將繼續與之保持合作關系。
一些初創企業表示,它們還是懷念硅谷銀行。“美元基金的想法都是干一票大的。在這種背景下,雖然一級市場有時可能看上去很喧囂,但其實很多初創企業并不容易拿到股權融資。硅谷銀行不僅提供存款服務,還提供貸款服務,后者就相當于為這些沒有什么實際資產的公司提供了其他傳統銀行沒法做的服務。當然,也有傳統銀行從業者會認為這類貸款會類似‘垃圾債’。此外,硅谷銀行對初創企業的審批流程還很友好。一些傳統銀行用來審批、調查的時間,可能硅谷銀行就把錢直接打過去了。”莊明浩表示。
劉暢也體會到了在其他銀行開戶的不便之處。比如像老牌銀行Chase就沒有Brex和Mercury方便。Chase需要申請人親自到場,準備的材料也多很多,還必須得發加密的安全郵件。“挺麻煩的。”他說。
辛西婭表示,傳統銀行對初創企業的門檻歷來很高,這是它們嚴格的風控風格所導致的,“即便通過了冗長的審批程序,很多初創企業放在這些銀行里的錢也未必能及時取出。這倒不是說真得取不出來,就是一些初創企業的錢可能存在大額的進進出出,這樣你的賬戶就有可能讓銀行關停了,銀行可能會采取幾周的調查。但即便最后查出了沒事,那對初創企業的現金流也是有影響的。”
辛西婭還稱,為渡過當下難關,初創企業可以尋求基金幫助,但這都是有代價的。“如果尋求基金幫助解決現金流問題,大概率需要股權做交換。與此同時,如果初創公司現在因為沒有現金流去借貸,那股東一般也會有一些意見,因為這會影響下一輪融資。”她說。
雖然已從硅谷銀行成功轉賬,但劉暢還不忘感嘆一句:“這世界真瘋狂。”在他看來,此次硅谷銀行遭擠兌,可能是他在2021年薩爾瓦多比特幣事件后,親眼見證的最瘋狂的事件了。
當然,如果美聯儲沒有及時紓困,事情也可能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對此,劉暢表示,他也做好了防范。“如果我們的客戶受到影響而無法付款給我們,而我們在硅谷銀行的一部分錢遲遲無法取出,這會對資金流有非常大的影響,那我們就要想如何開源節流。”他說。
辛西婭認為,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聯儲救助硅谷銀行,緩解了創投圈的緊張情緒,否則這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存在硅谷銀行的錢真取不出來了,那大批初創公司就有可能倒閉。然后LP(有限合伙人)的錢就會虧損,那它們給VC的錢就會變少。VC的投資就會變得更謹慎,那初創公司的融資就更難了。最終,創投市場會變得越來越沒有信心。”
實際上,硅谷銀行破產后的那一天,正是劉暢創業滿一周年的日子。回憶起那一天早上起床的場景,他表示真的是“絲毫沒有慶祝的喜悅”。
在莊明浩看來,如果硅谷銀行的流動性問題得到緩解,未來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但這個判斷僅是從邏輯推演的角度下得結論,而在情緒或者信心層面,這件事情的影響依然還是在發酵過程中。”他說,“回歸到創投行業本身,該行業還是受技術、商業創新驅動,金融工具更多是助力。不過,投資者也要意識到,無論是宏觀經濟環境,還是互聯網行業本身都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互聯網創投行業的宏觀敘事(邏輯)已經轉變了。”
這幾日,常常有人將硅谷銀行事件與雷曼危機聯系到一起。當后者發生時,正值劉暢剛到美國。時至今日,那一次金融危機仍然讓劉暢歷歷在目——他從來沒有看過有如此規模的機構破產,還是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
站在當下的節點回頭看,劉暢意識到,自己可能又一次見證了歷史。“如果說2007年-2008年時還是初來美國,是在學校的象牙塔里遠觀世界崩塌。這次便是在前線,親眼見到身邊的創業公司和創業者朋友卷入其中。”他說道。
在劉暢看來,此次硅谷銀行事件,其實是他創業路上的一課,也是一次一生都會少有的經歷。“這改變了我對風險的認知,讓我遇事更冷靜了。無論是創業還是人生,未來的路還長,肯定還會遇上更大的風浪。希望每次經歷都能讓自己這艘小船更穩定更強大吧。”他說道。
在經歷了一系列信息爆炸和心情跌宕之后,劉暢也逐漸學會了如何與自己和解。就在硅谷銀行破產的那天晚上,劉暢依然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周末愉快。創業一周年快樂。”
(應采訪者要求,辛西婭為化名;作者為《財經》記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