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年的預測通常是錯誤的,而且往往以非同尋常和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錯誤。
在中國,新的一年將被慶祝為“兔年”,兔年通常被視為帶來和平、繁榮和好運的一年。然而,目前全球經濟的前景幾乎沒有顯示出這些令人鼓舞的主題。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俄烏沖突仍在繼續,歐洲正在經歷一場毀滅性的天然氣沖擊,通脹飆升已引發各國央行大幅加息。
(相關資料圖)
簡而言之,前景似乎異常嚴峻。
與上述觀察一致,我們的花旗預測認為,全球經濟在未來一年將受到“滾動”的國家級衰退的困擾。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歐洲:天然氣危機可能會在2022年底之前將歐元區和英國推入衰退。歐元區應該會在年中走出困境,但是英國的經濟衰退看起來會持續下去,因為英國退歐后的結構性調整揮之不去,貨幣政策收緊也會拖累英國經濟。
美國:到2023年下半年,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的累積效應可能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即便如此,鑒于美國經濟迄今表現出的韌性,我們預計衰退將是溫和的,經濟增長將在2024年初反彈。此外,過去加深衰退的金融和資產負債表問題似乎也并不存在。
新興市場:隨著美國和歐洲明年經歷衰退,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衰退,包括韓國、巴西、智利、墨西哥和俄羅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似乎可以平衡這些衰退壓力。我們預計,中國政府最近調整新冠病毒防控限制的舉措,將有助于釋放被壓抑的消費支出,并推動中國經濟增長走強。即便如此,中國家庭部門的反應力度仍值得商榷ーー迄今為止,中國消費者一直持謹慎態度。鑒于病例數量增加和醫療保健系統負擔加重的前景,放松新冠病毒發防控措施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全球增長:總而言之,未來一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略低于2% ,遠低于2022年接近趨勢水平(3%)的表現。如果不包括中國在內,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低于1% ,已經接近全球經濟衰退的某些定義。
預計明年的通貨膨脹率將逐步下降,但平均而言仍將居高不下。我們認為,這種疲弱的經濟增長模式,加上仍然高企、帶有供應沖擊印記的通脹水平,尤其是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造成的供應鏈中斷,仍將持續下去。
一個重要的推論是,全球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主要經濟體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完全避免衰退)似乎正在消失。在歐洲,一個比往常更加溫和的冬季將減輕(但不會消除)來自天然氣沖擊的衰退壓力。而在美國,某種程度的經濟衰退可能對于冷卻炙熱的勞動力市場是必要的。即便如此,新冠病毒疫情后的重新開放也帶來了全球服務業支出的反彈。今年,全球服務業支出為歐洲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撐,并可能成為亞洲在明年全球面對逆風的一個重要緩沖。
不過,我們的悲觀情緒必須以適當的謙遜態度加以軟化。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一個教訓是,未來一年的預測通常是錯誤的,而且往往以非同尋常和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錯誤。2020年是新冠全球大流行的開始,2021年是全球通貨膨脹的飆升,2022年則是俄烏沖突,奧密克戎變異株和持續的通貨膨脹。
總要考慮到一線希望,而且為了尊重兔年,最好以幾絲希望作為結束語。
首先,展望2024年,經濟增長可能會反彈至略低于3% 的趨勢水平,通脹率應該會下降到歷史更為正常的水平。預計2023年的經濟衰退將會讓勞動力市場松弛下來,緩解工資壓力,這應該會讓央行開始轉向寬松。
其次,經濟低迷的一年不一定就意味著金融市場低迷的一年。如果全球經濟在2024年初前走上復蘇軌道,那么前瞻性投資者的情緒應該會在明年某個時候觸底。最有可能出現轉機的時機是春末時分,屆時各國央行將基本完成加息。
第三,近年來全球經濟遭受了一些嚴重沖擊,但增長和支出仍然繼續保持向前。盡管目前的形勢似乎相當具有挑戰性,但全球經濟(以及各經濟體)的韌性可能會再次令我們感到意外。確實,兔年所承諾的好運和繁榮可能仍然會占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