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收到年輕朋友的私信,狀況都大同小異:
不入流的大學畢業,沒背景沒資源,只有一腔熱血卻不知道去哪里發揮,該怎么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具體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說一個基本常識,并不是所有行業的所有工作,都對學歷有高要求。很多工作只要你愿意干,起點其實都不高。
你只盯著世界500強,只盯著頭部的大廠,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爭的位置,比不過人家很正常。
但也有很多工作是后發制人的,當你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要學會繞過去,而不是硬著頭皮強上。
我一直說,人生是一場游戲,你要規劃你的游戲路徑。剛出新手村打不過大BOSS怎么辦?那就去練級啊。
比如你可以做那些起點低,但上限高的事情。
什么意思呢?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本職工作是做廣告的。而廣告,就是一個起點很低,但上限很高的工作。
街邊那種印刷傳單,制作燈箱的門面是做廣告,操盤一個產品一年上億的電商流水也要做廣告,但這兩者的區別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中間的差異,所需要的知識量儲備,橫跨的技能領域邊界,以及最后賺的錢,都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易于上手,難于精通的工作。
很多哈佛耶魯畢業的人,從國外回來進入廣告行業,做了幾年之后并不會比普通大學畢業的人厲害多少,有的甚至還不如普通學校的人。
因為廣告是一個需要經歷,但不那么需要學歷的行業,這是它的特點。
像我認識的一個廣告大神前輩,連高中都沒畢業,最早從一個汽修廠學徒開始做起,陸續做過廚師、保安、搬運工...簡直就是成名前的翻版岳云鵬,長得也像岳云鵬。
后來這些經歷通通變成他做廣告時想的idea,變成了直擊人心的文案,變成了憑一支廣告片就給品牌創造銷量增長10倍的奇跡。
用他的話說,這些技能學校里都教不出來,得靠自己悟。
悟什么呢?悟行業,悟產品,悟社會,悟人心。你只有把自己置于那樣的狀態中,摒棄書本上教給你的條條框框,才會迸發出靈感。
悟出來了,就一通百通,得心應手。悟不出來,就天天開會,憋成內傷。
與之相反的例子是什么呢?
投資金融行業,戰略咨詢行業,互聯網大廠,還有一眾世界500強企業。
這類企業的準入門檻都很高,從你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篩選了,進去以后還卷得不行。尤其是那些金字塔頂尖的公司,普通一本大學的看都不會看,簡歷這一關就被刷下來了。
高中都沒畢業的人,就更不用想,下輩子再來吧。
這種公司選人的邏輯是,先通過學歷篩選出一批學習能力冒尖的人,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培養。因為這么干選錯人的概率更低,更容易找到企業合適的人才。
這種概率論大體上是沒錯的,但這是大公司的邏輯。對一個學歷不那么耀眼的人來說,明白了這一點,這條路就趕緊放棄。
還是用游戲來打比方,你如果開局就有一身不錯的裝備,那么去挑戰有難度的任務沒毛病。
你要是開局就是個手無寸鐵的“無用之人”,只能去殺殺雞,那就安心殺雞,不要想著去越級挑戰。
怎么樣都有路走,這游戲又不是不能玩了。
但別灰心,殺雞,也是有技巧的,也是能掌握方法的,也是能對你日后整個人生的“游戲體驗”帶來啟發的。
一開始殺雞可以,但你不要一輩子都殺雞。真正的大神連殺個雞都跟普通人不一樣,這真不是說笑。
做門檻低的事情,不代表你一輩子都門檻低,而是你要在這種環境下打磨自己,爭取日后反超那些等級比你高的玩家。
那我們具體該怎么做?分享3個關鍵點,各位自行揣摩。
上手門檻低,意味著你周圍的競爭對手水平也都不怎么樣。所以你一開始的成長空間其實是很大的,也是很容易達到的。
很多時候你只需要稍微動一下腦筋,稍微多想一步,多做一點,就能超過其他人。
并且在你這個領域的高手們,都是看不上你的。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你還不配和他們做對手,他們的眼睛盯的都是和他們同等級別的人。
就像你和一幫常年考試八九十分的人待在一起,再想多考幾分都很難。但你要是一開始被分在一個學渣圈子里,想超越其他人是很簡單的。
我之前舉過一個房產中介小哥的例子。
很多人覺得做中介只要有一張嘴,再加上一張厚臉皮,誰都能做,這門檻夠低了吧?
但實際情況是,這個行業很多人都是不動腦筋在做。大多數房產中介只會機械地按照公司教自己的流程,師傅教自己的話術來工作。
用大白話說,做法很死板,腦袋不靈活。
所以導致客戶遇見的每一個房產中介,除了臉長得不一樣以外,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同。
而我認識的那個中介小哥做了什么呢?
很簡單的一件事,他給自己的客戶分類,然后做成資料庫。
客戶的年齡,工作,住什么品質的房子,家里有幾口人,孩子上學沒有,未來多久有換房的打算......這些信息一應俱全,他還專門做了個Excel表格來記錄。
那這些信息又是怎么來的呢?
聊天。
他在那家中介店做了10年,10年里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情,就是和客戶聊天。
只要不忙了,他就去周邊幾個小區跟居民打成一片。幫人家拿拿快遞,接送接送附近幼兒園的孩子,和曬太陽的大爺、跳廣場舞的大媽聊天,聊著聊著信息就都出來了。
時間長了,這些就變成他的“獨家資料庫”。
以后這些小區里誰家有房子要出手,誰家想換學區房,誰家急著賣房變現,他都是第一時間知道,第一個搶到先機。
我們總說商戰就是信息戰,你看,這就是信息戰。
但你說這有什么很高深的技術含量嗎?
完全沒有,就看你是不是多想一步。
他說自己當時萌生做資料庫的想法,就是因為發現大多數中介每天見客戶以后,就是簡單加個微信,最多微信標注一下姓什么住什么小區就結束了。
“這個信息顆粒度怎么夠啊!”
我都很驚訝他居然會蹦出一句互聯網黑話。然而就是憑著這種勁頭,他每年都是那家店的銷售冠軍,直到做到店長。
做到這些難嗎?并不難。
無非就是各個方面比別人勤奮一點,多做一點,多一點細節,多一點深度,每天不斷思考,我在哪里做出一點點改變,就能讓產出的結果有著顯著不同。
時間久了,慢慢積累起來這就變成巨大優勢,讓你遠超其他人。
我一直和大家強調“規則”的重要性。
做任何行業,任何工作,賺任何一類錢,你都要理解游戲規則。
而規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都在隨著競爭環境、市場甚至社會文化的變遷而一直在變化。
你去街邊開一個奶茶鋪,賺錢靠的是產品質量,是一杯杯好喝的奶茶。
等做到一定規模了,你的店變成那個區域里有口皆碑的好喝奶茶,這個時候你賺錢靠的是口碑,是品牌。
往后再做大一點,你把你的奶茶店做成加盟連鎖的,全國一下子鋪開幾百幾千家店,這個時候你賺錢,靠的是供應鏈,是信息管理,是生產效率。
這就是所處環境,所處階段的變化,帶來商業規則的變化。
同樣的,在一家公司里,帶5個人的團隊,和帶50個人的團隊,以及帶500個人的團隊,所需要的管理技巧完全不同。
這是數量的變化,帶來團隊管理的本質變化。
規則在變,你的思維也要跟著一起變。千萬不能等新規則都已經定了,你還陷在老規則里不出來。
尤其是起點低的人,你想向上突破一點是很簡單的,但突破之后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規則馬上就變了,你再想突破,以前的思維就不管用了。
舉個例子。
如果大家打過RPG類型(角色扮演)的游戲,就會有深刻的感悟。
主角從1級升到10級,手上只有一把小破劍,只需要在野外砍幾個小怪,殺幾個不起眼的BOSS就行。
但從10級升到30級,你能用的武器種類變多了,你要研究不同武器對應不同怪物的傷害差異,開始制定特定的戰術。
從30級升到60級,規則又變了,可能你要學習五行相克的原理,學習調配不同的藥水,學習使用不同的陷阱來幫助自己通關。
整個過程就是一條向上的難度曲線,曲線中每一個階段的提升,對應這個階段游戲規則的改變。你要做的,是趕緊轉換思路,不要再用1級的小破劍去砍60級的大BOSS.
游戲如此,人生亦如此。對變化提前感知,提前準備,隨時調整,不要固執,你就會一直得心應手。
什么叫元能力?
以適應社會生存為目的,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工作社交,所需要的最基礎能力。
比如,對問題的拆解。
當你處在一個低起點的時候,面對的都是簡單問題。把一份表格做好,把一大段信息精簡整理,把領導開會說的話記錄下來。
基本上每個剛畢業的人,都會從這些事情開始做起。
簡單的問題,拆解出來就只有簡單的面向。
一份表格,格式怎么設計,數據怎么呈現,最后結論怎么下,三四個重點就能囊括。
但隨著問題難度系數的提升,你要拆解的面向會越來越多,有的面向還會互相重疊影響,這個時候就要學會做排序,做規整,做刪刪減減,做合并同類項。
例如一個項目的規劃,要達到幾個目的,哪些問題要馬上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緩一緩,哪些是需要其他部門支持,哪些是需要額外向老板申請費用...
把這些一個個都寫下來,可能有十幾二十個之多。
不要覺得麻煩,你不拆解,就是一團亂麻,無從下手。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你考慮的周不周到,想的細不細,能不能未雨綢繆。
復雜問題都是由無數個簡單問題組成。在拆解簡單問題的時候,就要提前想到未來如果遇到比這更復雜的問題,我該怎么辦?
這就是在進化你”拆解問題“的元能力。
再比如,對步驟的規劃。
解決問題的時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些事情同時做會互相打架,哪些事情順序反了就會事倍功半。
溝通的時候,先說什么話,再說什么話,最后用什么話收尾,每一個階段的話術要達到什么目的,是循序漸進還是上來就直搗黃龍。
你一開始溝通的都是基層的人,后來和中層甚至高層的人溝通,這方法又不一樣。
隨著人生經驗的不斷增長,你的起點也會越來越高,你的元能力也要不斷進化,不能停滯不前。
用1級的裝備去打50級的BOSS,費力砍半天都是在刮痧。
怎么辦?你要對你的武器升級,必要時舍棄原來的舊武器,更換威力更大的新武器。
游戲和人生,是一樣的道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最后總結一下,起點低的人可以做的3件事情:
1. 先做雞頭,不做鳳尾。
2. 趁規則改變之前,轉變思維。
3. 不斷進化你的元能力。
人生起點低,既是劣勢,也是機會,就看我們怎么去思考和行動,制定計劃,步步為營。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各位有所啟發,千萬不要放棄希望。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