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靈活用工供應鏈平臺「藍鳥云」獲新一輪數千萬元A+輪投資,本輪由德迅投資領投,老股東跟投。此前,公司相繼于2019年4月獲得紫京資本天使輪投資,2019年9月獲得青山資本Pre-A輪投資,2020年6月獲挑戰者創投、德迅投資的A輪投資。
本輪融資藍鳥云主要用于組建運營團隊,提升平臺對用工供應鏈的服務能力;擴展市場銷售團隊,提升公司獲客能力;以及拓展新行業。
高流動性行業的剛需痛點創造了千億級真實需求市場。臨時用工具有需求確定性小、用工數量大、技能門檻較低的特征。藍鳥云利用一套數字化工具矩陣鏈接用工方、勞務中介和臨時工人,目前已與酒店業、餐飲業、制造工廠等有高頻臨時用工需求的行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資料圖片)
用工單位在藍鳥云SaaS系統內發出用工需求單,勞務公司可在藍鳥云平臺接單,并在系統中確認出工的臨時工人及對工人進行排班。臨時工人在系統確認出工后,根據系統指示上崗,在藍鳥云系統完成用工考勤,最后按系統記錄結算工資。
“我們用一套系統,串聯ABC,即(Agency、Business、Customer),把用工方和供應方以及干活的兼職方三方鏈接在一起,實現用工供應、管理調度、薪稅結算的用工全流程線上化,為企業節約用工成本、提高用工效率、規避用工風險。”藍鳥云創始人兼CEO金財告訴36氪。
圖源企業
盈利模式上,藍鳥云主要對用工企業及勞務供應商收取SaaS服務費,同時從鏈路上收取相關增值服務費,如保險、發薪服務費等。“我們目前落地了酒店、餐飲和工業制造行業企業,它們的臨時外包用工占比達到了30%-40%,工人今天來明天走流動率很高,用工單位對臨時工人的管理很復雜,所以這套系統是剛需。”
在營收上,雖然經歷了疫情影響,但藍鳥云每年都保持80%的增長。金財介紹:“疫情讓服務行業切實感受到用工之痛,藍鳥云服務的企業多屬高端連鎖,酒店餐飲越是在半開半閉中,對臨時性的用工模式需求越大,所以預計今年的年營收還將進一步增長”。
在獲客方面,藍鳥云平臺具備雙邊網絡效應。藍鳥云首先會通過地推與用工企業合作,這些企業一般是連鎖集團的總部,這也是打造用工方、勞務中介和兼職協同閉環的關鍵。而企業先上SaaS系統后,因為用功是一個協同環節,那就需要供應商也要上系統。供應商通過系統送人以及結算,必定要將兼職人員也帶上來。如果平臺要從供應商端介入,反之亦然。
現在藍鳥云已經鏈接了近千家用工企業、近5000家勞務公司和約200萬兼職人員。
在早期,藍鳥云以酒店行業為主要目標客戶,現已占高端酒店行業近40%的份額,成為香格里拉集團、萬豪集團、希爾頓集團的獨家或集團供應商。經過3年的發展,藍鳥云進一步擴展到零售、餐飲、制造工廠、高爾夫連鎖等多行業。
通過用工企業鏈接到勞務中介后,藍鳥云向勞務中介提供付費版和免費版的服務。免費版滿足勞務中介和用工單位的基本協同需求,付費版增加了輔助勞務中介管理旗下臨時工人的服務。藍鳥云告訴36氪,目前勞務中介的付費率是5%- 6%。
目前,平臺聚集了大量用工供應信息和需求信息,面向臨時務工人員,藍鳥云也將推出用工撮合平臺「云用工網」,打破用工供需的壁壘,切實為行業賦能。
團隊方面,創始人金財為連續創業者,在人力資源科技領域擁有多年創業和管理經驗,2015年創立過一家專注于服務業排班的SaaS公司,后被收購。運營合伙人劉劍,曾任美團高端酒店事業部總經理,經歷美團酒店市場從0到1的所有過程。銷售合伙人楊辛曾是石基信息高管,擁有10余年的酒店餐飲HR SaaS市場運營經驗。技術合伙人徐東曾是北森招聘系統負責人、PaaS平臺技術委員會負責人,在構建大型SaaS及PaaS平臺有著豐富的經驗。企業其它核心成員主要來自用友、騰訊、阿里、洲際、石基信息等。